不過,再怎麼提高工程設計標準,還是有窮盡之時,提高設計標準造成的工程經費增加,可能是指數型增加,而且我們其實無法確切知道未來要面對的氣候、雨量變化會嚴重到什麼情況,因此其效益未必佳、更不可能無限提升標準。更何況,過去台灣治水向來是「工程掛帥」,花了數千億元加高堤防、蓋抽水站等,撇開計劃與工程執行的好壞不談,從結果來看顯然難以因應今日與未來的挑戰。
因此,治水的計劃與思維也可能要調整:碰到暴雨既然難完全避免淹水,就該想想,第一線水利工程失敗後的處理,如何拉低洪水尖峰、讓水退得快、甚至「淹在指定地區」,就是下一個面對的問題。水利專家所說的「海綿城市」─從減少都市中的水泥鋪面到增加屋頂花園、多規劃滯洪池、滯洪區(許多公園、學校操場、公有地都可考慮),是該作但未作、或作得不夠。
台灣過去投入的治水預算相當龐大,許多人仍對什麼「8年800億」(後來追加為1160億元)、「6年600億」的治水預算與計劃有印象;這次的淹水讓許多人批評浪費了這些錢。
過去的治水預算是否浪費糟蹋,因為面對的天候雨量不同,有必要更專業檢驗才能下定論;但既然已知未來極端氣候將成常態,治水計劃與思維、工程準則就該考慮調整因應,去年通過的前瞻計劃中,「水環境」部份編列了超過二千億元,其中屬於治水防洪的預算就超過一千億元,蔡政府何不從這裡開始修正調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