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不必麻煩上帝,人類就可以做的四個治水方案

2018-08-28 06:50

? 人氣

今年五月水利法已公告增加「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專章,個別開發者要為該開發案阻礙排水而負責,假設一個開發基地的建蔽率30%,就會減少30%雨水入滲面積,必須提出滯洪池或雨水蒐集、增加綠地、屋頂植被等措施,用意是讓雨水暫時保留下來,不要流到地面以鄰為壑,否則就不能允許開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個點子似乎不錯,但有效的執行方案還沒看到。而災後才是災難的開始,上自總統、行政院長、下至民意代表搶著勘災,談的都是加碼補助、增加治水工程。有效又省錢但會得罪建商及人民的事,未來推得動嗎?現在說還太早。

kyr熱帶低氣壓導致南部豪雨致災,國防部協助抽水。(國防部提供).jpg
kyr熱帶低氣壓導致南部豪雨致災,國防部協助抽水。(國防部提供).jpg

三、治水預算不要亂編,錢要花在刀口上

過去18年來,除了正常公務預算,總計編過6次治水特別條例,一開始是在風災後為了儘快治水而編列,但治水預算太好用了,即使在野黨也不敢擋,因為誰都擔不起淹水的罵名。於是愈編愈浮濫,而且一大部分在編列前沒有明確用途,而是開放地方提案,這些多數都拿去做工程,至於有效沒效就很少人過問。

這次淹水後經濟部提到未來治水要多做「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改善」,這個在前瞻計畫就編了720億,是更早之前「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條例」的延續,前一個條例還沒執行完,成效還沒評估就急著再編,加上其他空白編列的還有加強水庫集水區保育、全國水環境改善、中央管河川改善計畫總計1561億。

如果治水的錢花了這麼多之後,淹水還是無法改善,某種程度表示,現在用的治水方法並無法因應氣候變遷的腳步。這次幾個淹水縣市被罵之後,都很委曲地說治水很辛苦也做得很多,但很難招架氣候變遷的強降雨,既然如此,還要繼續用舊的方法嗎?還是重新檢討一下未來的治水方向。

(附表1)18年來已編列5310億治水特別預算明細
(附表1)18年來已編列5310億治水特別預算明細

四、加強預警機制,改變大政府的心態

此外氣象預報能力、預警機制都可以再加強一點。面對大自然,政府很多事是無能為力的,偏偏喜歡吹捧自己是大有為、萬事通,端出來的前瞻計畫是:「不缺水、不淹水」,給人民掛這種不可能的保證,難怪一破功就被罵。政府謙虛一點,治水預算少亂花、該從源頭做洪水管制的,不要全擠到末端排水來承擔。氣候變遷難避免,人類的責任是窮其一切努力把災害降到最低。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