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4歲的潘尼亞表示,他相信台巴科技大學將是台巴雙邊關係的優勢,因為這讓台巴交流不僅限於經濟與外交方面,還包含對雙邊文化的認識。這也正是潘尼亞1999年第一次到台灣就讀的經驗,他補充道,當時以經濟系學生身分來台參加培訓計畫,令他「打開視野與想法,去了解新的點子和科技技術」。
「我們認為還有很多領域可以共同建設……與巴拉圭的合作也是台灣擴大全球影響力的機會,我們可以談論清潔能源,我們擁有龐大的糧食生產力。」他指出,對台灣企業來說,進軍巴拉圭不只面向該國700萬人口的市場,而是擴展到整個拉丁美洲地區的機會,「我們談論的是超過5億人口的地區」。他也強調,巴拉圭信貸評比在拉丁美洲國家之間表現良好,非常適合投資。
巴拉圭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潘尼亞怎麼看?
擁有700萬人口的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最後一個邦交國。近年來,多個拉美國家陸續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包括今年3月的宏都拉斯,台灣目前僅剩13個邦交國。
睽違24年再度來台的潘尼亞指出,回顧過去工作與生命經歷,台灣一直是他職業生涯重要的轉捩點,能以總統當選人身分來此,是向台灣人民表達感激的絕佳機會。
回應巴拉圭與美中台關係的提問時,他申明,巴拉圭與台灣的邦誼不受台方政黨輪替影響,也不受外界干預。「我知道明年台灣將舉行選舉,無論台灣人民決定誰當總統,我都會與他們合作,巴拉圭是台灣的朋友,而不只是台灣總統的朋友,我確信無論誰當選,我們都將保持良好關係。」
他指出,巴拉圭深知美國大力鼓勵台灣盟友留下來,但美方不必向巴拉圭施壓,「他們知道我的立場⋯⋯每個人都知道我支持台灣,這不會改變,而且這無需談判。」
今年4月,巴國總統競選期間,對於台巴雙邊關係在政治或國際地緣關係上的討論,一直有非常多不同的聲音。潘尼亞當時承諾,儘管面臨國內農業部門施壓,將維持與台灣的邦誼。巴拉圭農業部門希望讓黃豆和牛肉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
巴拉圭經濟分析和傳播中心(CADEP)創辦人馬西(Fernando Masi)當時指出,巴拉圭急需挹注公共建設及社會福利,需要外國投資,才能蓋基礎建設、能源設施。原物料是巴拉圭主要出口項目,而我國已是巴國豬肉第一大出口市場,以及牛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場。
對於如何處理國內農產品增加出口的需求,潘尼亞指出,他相信自家草飼牛肉產品的品質與競爭力,也堅信產品出口只依賴單一市場是不可靠的,因此在他任內,他將尋求將農產品出口到多元地區,努力打開日本、南韓等亞洲其他國家的牛肉和豬肉市場。
「巴拉圭牛肉將獲得美國市場准入,這也將帶來重大的變化。」他補充道:「我相信隨著我們遵循各國的程序要求,巴拉圭肉品廠商將會很樂意見到他們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