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稱呼無法反映台灣外交真實面 學者建議換這些更精準用語

2023-07-17 09:00

? 人氣

芮宗泰說,台灣邦交國在國際組織為台灣發聲,甚至挺身反對中國,只是並非所有邦交國採取一致行動。雖然許多獲得外交承認的國家表明共享民主價值或其他政治相似處,卻無凝聚共享目標。此外,歷史上有多個國家間建交,雙方依舊是敵對狀態的案例,冷戰期間的美國和蘇聯是其中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最糟的是,這種語言上的決定使中國的策略發揮效用」,芮宗泰表示,中國把挖走的每個台灣「友邦」,視為台灣堅實關係的「損失」,並侵蝕台灣的主權。他強調,一再使用「友邦」一詞反而強化對台灣在全球存在的狹義看法,因聚焦於台灣邦交國數量,邊緣化包括建立反制中國的非正式聯繫的努力。

20200902-行政院2日舉行新版護照記者會,新舊護照對照示意圖。(盧逸峰攝)
2020年9月2日,行政院舉行新版護照記者會,新舊護照對照示意圖。(盧逸峰攝)

更精準用語反映台灣對外關係

芮宗泰強調,包括經濟參與、人民往來的公民外交等努力,對提升台灣文化及價值、提供更廣機會來發展其善意,以及加強台灣和中國在政治和實際上有所不同等至關重要。他直言,經濟合作展現台灣身為夥伴的價值,反觀中國讓受援國面臨債務陷阱和政治妥協。

「透過優先進行經濟合作與貿易協定,台灣可藉由其經濟實力來維持部分外交承認,同時強化與他國的非正式關係,而台灣從中獲得外交承認以外的幾乎全部外交利益」,芮宗泰指出,台灣人可免簽證或以落地簽證模式入境逾140國,這有效模糊正式和非正式外交承認。

芮宗泰表示,非正式關係都沒貼上「盟邦」標籤,「換言之,『友邦』用法未能記錄這些多面向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反而有強調中國努力(搶邦交國)已取得廣大成功的風險」。他認為,要更精確地描述台灣的國際關係,就必須採用更準確的專門用語。

20211210-中美洲邦交國尼加拉瓜10日與我國斷交,圖為外交部大廳。(顏麟宇攝)
外交部大廳。(資料照,顏麟宇攝)

芮宗泰建議,要區別出與台灣維持邦交的國家,「邦交夥伴」避開聯盟中的軍事意涵,而「戰略夥伴」、「雙邊夥伴」則承認台灣以共同利益和目標所建立的雙向、互惠互利關係,且同時保有足夠模糊性來描述《台灣關係法》的防衛承諾,並避免狹義,或許已過時的外交概念。

「還有個選擇,但也許較具爭議,那就是『主權夥伴』」,芮宗泰認為,此稱呼能強調這些關係明確重申台灣的主權主張,且選擇不和中國建交。他直言,需要進化描述台灣外交關係的用語,以反映國際現實的複雜性,而「友邦」用法過度簡化台灣的外交關係,也不能精準反映經濟重要性與實質承認的程度。

芮宗泰寫道,「友邦」這稱呼還忽視傳統外交以外的多面向交流,而重新定義用語,反映戰略夥伴關係、友誼和雙邊關係,「我們能對台灣在國際社群中的處境,促進更準確的認知,這樣也不會把每一次的斷交,看做損害主權的生存權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