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際處境特殊,雖然邦交國數目少,但與全球主要國家都有維繫關係,而美國西肯塔基大學政治學教授芮宗泰撰文直言,我國外交部把邦交國稱為「友邦」,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學者,甚至媒體都這樣使用,但此用詞無法記錄台灣外交真實面,或許可用「邦交夥伴」來稱呼。
美國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12日刊登芮宗泰(Timothy Rich)文章,內容稱外交承認是單方面行為,即承認(acknowledgment)其他方的生存權,以及國際關係中法律平等。儘管台灣符合被承認為國家的所有條件,卻因中國反對雙重承認,且要求「一個中國」原則,使得邦交國數有限。
芮宗泰提到,隨著中國取得聯合國席次,並成為全球政經強國,台灣邦交國轉投中國懷抱。中國也想讓台灣外交孤立,透過經濟和政治影響力來施壓台灣邦交國斷交,以達到削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宣稱進行競爭的最終目標,而中國的努力仍發揮效果,台灣邦交國數從10年前22國減為現在的13國。
「把與台灣維持外交承認的國家稱為『友邦』(diplomatic allies)確實具有象徵意義,傳遞和台灣團結一致且互惠互利的認知」,芮宗泰以台灣邦交國諾魯為例,其2018年主辦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峰會,拒絕中國代表團成員持外交護照入境與會,就是展現其與台灣的關係。
芮宗泰也說,「友邦」稱呼可視為對中國影響力的關切用法,像是太平洋島國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重申和台灣邦誼的承諾,並與中國在帛琉海岸邊進行不受歡迎的調查做連結。他坦言,正式邦交具有實質重要性,其賦予台灣合法性,且能進行國是訪問,並防止有利於中國的涉及台灣地位決議。
「友邦」稱呼過度簡化台灣外交
不過芮宗泰認為,把台灣邦交國稱為「友邦」是過度簡化這些持續的邦交狀態,因忽略非官方關係的努力角色,甚至會為台灣帶來意料外的後果。他解釋,「盟邦」(allies)通常意味提供軍事協助和保護的具約束力承諾,或實現共享目標的明確合作,但台灣邦交國並未簽署正式防衛協定或有相關義務。
芮宗泰稱,就算台灣邦交國有意願,卻無能力給予台灣實質的防衛援助,因為現有的13個邦交國中,有7國沒有軍隊,且大多數依賴包括台灣在內的國際援助,並提到台灣在太平洋地區的人均援助在歷史上是超越中國。另外,外交承認是各國認為哪些行為符合其國家利益而做的政治決定。
芮宗泰指出,這些誤以為等同傳統盟邦承認,或其他暗示並不存在且不可能具體化的安全承諾,台灣從中獲得的利益極少,但與台灣沒有邦交的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給予部分防衛承諾。若把「友邦」廣泛解讀為涵蓋實現共享目標的合作,仍不確定是否適用於現今的台灣邦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