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播放《奧本海默》(Oppenheimer)電影院裡面,片尾的製作人員名單還沒播完,我嘆口氣對一起去觀影的朋友說:「諾蘭真是太有種了。」
諾蘭就是《奧本海默》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2008年以蝙蝠俠系列電影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完全打破超級英雄電影的格局,並以5.34億美元的票房成為2008年北美賣座冠軍,從此一舉成為好萊塢天王級電影工作者。
只有他能花1.65億美元拍攝硬科幻題材電影
說真的,諾蘭的有種並不是在《奧本海默》才展現出來的,在電影已經幾乎完全數位拍攝的現在,諾蘭卻仍然堅持只用傳統膠捲拍攝。當電影數位動畫特效越做越強大、演員在綠幕前拍攝作品越來越普遍的時代,諾蘭卻堅持不用數位特效,要拍翻車就出動吊車和各種鋼絲機械,要拍爆炸就用傳統的火藥爆破,甚至《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裡的機器人,也是用實體模型想辦法去做出機器人走動的畫面。而為了反對電影公司為了迎合OTT浪潮,把正上院線的電影同步放上OTT平台,諾蘭不惜和合作多年,總是配合他大膽選材的華納決裂。
當然在蝙蝠俠這種應該要是爽片的超級英雄電影中,大量使用艱深隱晦的榮格(Carl Jung)分析心理學;耗資1.65億美元拍攝《星際效應》這種硬科幻題材電影;把戰爭題材的《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拍成並用不同時間節奏時間線的冒險類型片……。除了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The Dark Knight Trilogy),諾蘭極少重複做已經做過的事情、拍已經拍過類型的電影。好在的是,全世界的影迷相挺,漂亮的票房成績支持諾蘭可以繼續「任性」下去。事實上近15年來,諾蘭是少數可以拍原創題材仍能進年度票房前10的導演。
但在《奧本海默》中,諾蘭的「有種」卻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簡單說,他讓幾乎所有有政治立場的人──不管是傾向左還是傾向右,去看這部電影都不會感到舒服。
不可能拍成一部原子彈版的《阿波羅13》
之前看到一位網路鄉民對於《奧本海默》頗有微詞,原因是電影公司的宣傳讓他以為這是一部原子彈版的《阿波羅13》(Apollo 13)──一個人率領一個團隊排除萬難把原子彈製造出來。問題是朗霍華(Ron Howard)執導的《阿波羅13》,講的是整個美國太空總署通力合作拯救阿波羅13號上面的3個太空人──成功的話是人會活,《奧本海默》裡奧本海默率領的團隊成功,就是造就人類史上最大的單一炸彈造成的死亡人數──成功的話是人(而且是幾十萬人)會死。沒有任何一個電影導演、工作團隊甚至幕後出資者,膽敢用榮耀的角度去詮釋這樣的成功,人性有一條底線,當你高歌製造死亡是多偉大的事情,恐怕絕大多數的人──不管他是哪一國人、信仰什麼意識形態,恐怕都難以認同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