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嘉聲專文:古今交雜,主題嚴肅卻又輕鬆,輕盈但有分量

2018-09-17 05:10

? 人氣

我最推薦這本書之處是費德勒身為廣播人那成功的溝通技巧,讓歷史知識容易吸收、更為普及。史學家的任務不僅是知識成果,更是種「知識溝通」。歷史知識在台灣時常在升等用、但在圖書館積灰塵的專業論文,以及不斷回收使用的俗化錯誤知識兩者之中無間輪迴。費德勒嘗試在中間找到位置。我個人比較好奇的是費德勒父子好像沒有去拜訪博物館,或探索因為伊斯坦堡地鐵工程而出現的眾多考古場址及文件。一位在地人曾說: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像土耳其一樣,讓您踩在羅馬時代哥林斯式柱頂上照相。土耳其不斷出土的豐富文物令人既尷尬又忙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拜占庭歷史的確可以說許多好故事。費德勒列出了十一個主題,依編年順序排列下來,以他們父子在羅馬目睹君士坦丁巨型殘像開始,討論拜占庭如何變成君士坦丁堡,最後到這「萬城之后」的淪陷,以及在奧圖曼帝國下再現光華。他對狄奧多西城牆及一四五三年帝國終曲,似乎著墨最深,也談到劫後餘生、避難義大利的拜占庭學者如何保存及散播希臘經典。這文化主題在威爾斯(Collin Wells)的《航離拜占庭:一個失去的帝國如何塑造世界》(Sailing from Byzantium: How a Lost Empire Shaped the World)有清楚介紹。要再加上更多故事當然不難,如波塞流斯(Michael Psellus)的《編年》(Chronographia)可以讓人了解到Byzantine這個字是如何具有那些詭譎多詐的負面意涵,尤其是「保加爾人屠夫」巴西爾二世沒用的弟弟君士坦丁八世女兒柔伊從四十七歲初婚,一直和不同皇帝結婚,賦予歷任統治者合法性的宮闈荒唐故事,無論偷情、吃小鮮肉、情殺及濫殺等不一而足。這些荒唐事最後帶來一○七一年曼齊克特戰役大敗,以及一○九五年阿列克修斯一世求助教宗皇烏爾班二世,導致十字軍運動,終至萬劫不復。但費德勒這十一個故事確實是拜占庭歷史的重點,也詳細旁及包括穆斯林或維京人的歷史。費德勒對這些主題基本上都以同情立場及沉穩口吻來說故事,不太容易看到歷史學家時常會做出的嚴厲論斷,因為拜占庭史確實有時候會讓人發脾氣或長嘆息。

穆罕默德二世及其軍隊進入君士坦丁堡。(公有領域@Wikipedia)
穆罕默德二世及其軍隊進入君士坦丁堡。(取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學者可能會覺得《幽靈帝國拜占庭》的一些歷史見解有時候可能不是最準確的,例如年表七十三年內容有點令人困惑,反而忽略一九三年拜占庭是羅馬當時內戰的主要戰場。另外,費德勒要「用五段文字寫完羅馬史」,當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我們可以說得更好嗎?一些如尼西亞信經或一性論的神學爭議本來就麻煩,無法深究,但還是要避免說出亞流斯不信三位一體這樣的話。持平而言,費德勒對這些抽象的爭議交代得算是清楚。另外,他也可能對澳大利亞學者在拜占庭研究的貢獻過度謙虛,因為澳大拉西亞拜占庭研究協會(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for Byzantine Studies)多年來一直出版原典翻譯及研究,頗有成就。總體而言,無論從原文或是流暢用功的中譯,讀者應可感受簡明流暢的行文底下是有許多功夫。正如他受訪時說除了工作外,便是閱讀。

拜占庭歷史不是台灣歷史教學常見的科目,即使在歐美也有些邊緣。這當然仍反映出歐美國家啟蒙時代的偏見,認為宗教是迷信、墮落,而失敗的基督教帝國不配「羅馬」的名稱,因此語帶輕蔑地叫他們是「拜占庭」。這樣的觀點或許映照到台灣。但這現在已經逐漸改變,相關作品不斷推陳出新,啟蒙理性不再是所有觀點。我們光光只要想到拜占庭帝國可以綿延千年以上,而且君士坦丁堡最後一天是以大爆炸結束,而非哀鳴嗚咽而終,那更要三思,除了理性外,還有其他更大的力量在這宇宙之中。蘇聯解體及東歐解放,釋放出更多資料及學者;資料數位化及網路便利讓理解拜占庭變得容易許多;標準教科書,如Blackwell History of the Ancient World也包括T. E. Gregory的拜占庭歷史。但拜占庭歷史仍然不是主流,且預設對希臘羅馬文明的基本知識,相對於其他主題,門檻稍高一些些。費德勒的《幽靈帝國拜占庭》因此對一般讀者以及想初步接觸這文明的學生,是十分理想的入門,值得推薦。

《幽靈帝國拜占庭》立體書封。(商周出版提供)
《幽靈帝國拜占庭》立體書封。(商周出版提供)

*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本文為《幽靈帝國拜占庭》導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