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解封之後醫院湧現大量人潮,保險圈傳出消息,幾家大型醫院向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抱怨,因為門診化療不給付保險金,非得住院才能獲得理賠,讓目前一床難求的情況雪上加霜。
陳慧遊受訪時表示,的確接到抱怨,他已在第一時間請壽險公會同仁向各家壽險公司瞭解情況,根據壽險業者回報,健康險(俗稱醫療險)或癌症險如果有給付門診保險金,不會硬要求必須住院或是在醫院待滿幾個小時以上才會把保險金賠給保戶。
理賠部門主管:不可能有時間限制
「沒有這種時間限制,不知哪家公司有這種,應該會被罵到臭頭吧!」一名金控所屬人壽子公司的理賠部門主管聞訊後表示。另外一家大型壽險公司高階主管也指出,會有大型醫院抱怨保單不理賠,原因可能出在,民眾買的是住院醫療保險,既然是住院醫療,自然不會理賠門診。
壽險業資深主管指出,大型醫院會這樣認為,可能是誤會,也可能是醫生拗不過病人想多拿點理賠,讓可以門診化療的病患改成住院,以請領住院理賠金。一般來講,住院保險金的給付金額通常比門診保險金要高。
金控所屬人壽子公司主管也指出,每張保單的規定不盡相同,一般來講,如果先門診化療,之後又住院治療,門診保險金與住院保險金都會給付,的確存在雙賺的動機。
壽險公司主管:癌症險並非住院才能出險
大型壽險公司高階主管表示,傳統癌症險對於癌症的給付包含5種情況:住院、手術、門診、出院後療養、初次罹患;門診部分無論化療或放療,只要有門診的診斷證明書就可申請理賠,不會要求非得住院才能理賠。
該名高階主管說,最近5年推出的癌症險,進一步針對特定項目進行給付,例如:癌症化學治療保險金。這種只有寫明癌化保險金,但沒提到門診或住院字眼的,只看醫療行為,門診或住院都賠,但通常會有次數限制,像是每日限一次。
他並提醒,癌症門診到底怎麼認定,保單條款不盡相同,有的規定直接治療癌症才會理賠;有的規定併發症也可以;有的則是沒有特別寫明,所以會有爭議。
另外,有的公司很阿莎力,出具診斷證明書,載明時間、科別、病名等必備資訊就賠;有的比照健保給付,看個幾次門診合計算一次,例如門診6次合計算1次;有的根據劑量的合計數來做理賠,各家公司差異很大,建議民眾投保前先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