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比名不副實更嚴重的是,所謂的「民主大聯盟」其實是政治鬥爭的工具。
美國總統拜登年初曾宣示:中美競爭是21世紀民主與專制的較量,賴清德後來也曾多次宣稱,「2024選舉是民主與專制的選擇」,然而,這樣的說法不但背離事實也看不起台灣選民,因為賴清德若敗選,台灣就是再經歷一次政黨輪替,這是任何民主國家的常態,無論是國民黨或民眾黨上台,都必須面對民進黨強力的監督,就如2008到2016的馬英九政府一樣,台灣那幾年不曾因為國民黨執政變成專制,未來也沒有道理因為再輪替而走向專制;所謂「民主與專制的選擇」的潛台詞是,國民黨及民眾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同路人,如果他們勝選就會引入中國勢力讓台灣民主淪喪,只是,賴清德今年在擔心選情考量下也大打兩岸和平牌,他可以和習近平共進晚餐,為何其他站在中華民國基礎上主張兩岸交流的政黨就會成為賣台集團!
民主國家中政黨激烈競爭很正常,但民進黨的「民主大聯盟」意在影射在野黨反民主或是專制中國的同路人,這樣將對手妖魔化、刻意挑起兩極對立的手法,很難說是民主國家的民主作為,「民主大聯盟」的意圖反讓自己成為反民主大聯盟!
當然,民進黨慶幸的是當初是名為「民主大聯盟」而不是「清廉大聯盟」,因為和民主一樣,民進黨當初標旁的清廉理想也嚴重褪色,該聯盟六位退黨人士中,除了三位是行為不端的私德問題外,另三位已到涉貪階段,其中基隆的張秉鈞是涉詐領助理費遭收押禁見,屏東的許展維是涉嫌違反政府採購法被搜索,而宜蘭的陳歐珀則是遭黃國昌爆料涉嫌使用詐騙犯提供的服務處及車子未申報,家人更涉嫌合作炒地皮,這幾位都是遭法辦或揭露才退選,在嘉義縣參選的陳冠廷遭曝養豬場超貸,賴清德卻視而不見。這些涉案犯行嚴重違反一般人對清廉的定義,賴清德所謂的高標準說,顯然離民意有不小的的距離。
73個立委參選人中就有6位有明顯的操守爭議,民進黨做為執政黨顯然在舉才過程中遇到瓶頸,這反映的不只是絕對的權力造成腐化,也出現權力容易吸引到倖進者的反向淘汰,政黨吸引進來的都是著眼權力好處的,卻未必是適才適所的人才,這次民進黨的立委提名透露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這正是美名為「民主大聯盟」也無法遮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