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出身於1948年,父親王德政曾任國民黨軍官,中共建政後在建設部設計願擔任高級工程師。1969年在「上山下鄉」政策下,同被安排在陝西延安的王岐山與習近平因此結識。當時年僅16歲的習近平,對於年紀較長且博學多聞的王岐山很是佩服(王岐山曾就讀西北大學歷史系)。數年後王岐山與中共元老姚依林(1980年代曾任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之女姚明珊結為連理,被外界視為「半個太子黨」,並由此踏上從政之路。
2012年中共18大中,習近平與王岐山同時晉升政治局常委,由於當時7名常委中,有多達4名被視為「江派」人馬(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張高麗),餘下的習近平、王岐山、李克強只能相互取暖以求自保,一度被媒體稱為「習-王-李同盟」。王岐山進入中央前,曾任海南省委書記、北京市長,2008年開始在溫家寶政府任內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主管金融及商業貿易領域,表現良好,然而在習近平上任後,因該屆政治局常委中已內定由李克強出任國務院總理,王岐山只能接掌在當時被視為「冷衙門」的中紀委書記,卻因此成為習近平執行打貪政策的得利幹將。
中紀委可說是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調查機構。在共產黨「以黨領政」特殊政治體制下,屬於黨務系統的中紀委,擁有的實權遠超過司法檢察系統,一旦被中紀委介入的案件,幾乎等同宣告被調查的官員政治生命告終,因此中紀委實際上也是共產黨內政治鬥爭重要工具。改革開放後,中共不願重蹈過去動輒整肅、批鬥自家人覆轍,加以在經濟高速成長下,官場陷入結構性貪腐,中紀委能發揮的功能極其有限,到了王岐山的前一任賀國強,更被指控為貪腐帶頭者,完全失去監督功能。
歷任中紀委書記,還隱含著前任領導藉此掣肘現任總書記的功能,例如喬石被視為監督趙紫陽的安排、尉健行被視為監督江澤民的安排、賀國強被視為監督胡錦濤的安排,因此總書記與中紀委書記理應分屬不同派系,方能形成隱性的制衡關係。王岐山出任此職後,出於與習近平的舊識淵源,在江派勢力於政治局常委會中獨大情況下,竟與習近平形成政治聯盟,將這個原本理應監督總書記的角色,變成總書記用以打擊其他派系之用,不僅成為習近平打貪的頭號幹將,更因此獲得「反腐沙皇」美譽。
王岐山的功勞主要在政界,在軍中協助習近平推動打貪的,則是時任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委員劉源上將。劉源係前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子,1992年以河南省副省長身分轉任武警少將,2000年晉升中將、2009年晉升上將、2015年底退役。習近平與劉源的關係,並不如與王岐山般深厚。這兩人的父輩-劉少奇與習仲勳分屬不同派系,據傳習仲勳在1962年下臺時,劉少奇曾從旁落井下石;至於習近平與劉源,雖同為紅二代,但過去並無相交或共事經驗,甚至在習近平與薄熙來競逐大位時,劉源還曾全力支持薄熙來。習近平上臺後,劉源轉而效忠習近平,成為軍中打貪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