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懋提到,泰國在供應鏈重組局勢下站到利基點,許多電子業、印刷電路板(PCB)產業從中國和其他國家移到泰國,若賽塔能好好掌握,延續前總理塔信(Thaksin Shinawatra)的執行長(CEO)治國理念,以經營公司模式治理國家,對新政府及其經濟政策能有所期待。
至於對緬甸的態度,洪銘謙稱,經濟是泰國新政府優先要務,而泰國經濟成長非常緩慢,對緬甸態度不會有太大改變,而較明顯的是為泰黨本身與柬埔寨較友好。為泰黨是塔信先前所創政黨的繼任者,而塔信投資柬埔寨電信和博弈產業,與長期掌權的柬埔寨總理洪森(Hun Sen)關係密切。
想重啟與歐盟FTA談判
塔信2006年總理任內遭遇軍事政變,2009年被洪森聘為柬埔寨政府顧問,任職僅9個月。洪森5日歡慶71歲大壽,塔信和其妹、2014年因政變而下台的總理穎拉(Yingluck Shinawatra)都有出席。此外,洪森把總理位置交給長子洪馬內(Hun Manet),他22日正式就任,且是首位祝賀賽塔當選總理的外國領袖。
陳尚懋稱,雖然親軍方政黨也是現在聯合政府的一員,但軍方在外交的影響力有限,若在緬甸、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ASEAN)議題上與為泰黨立場不同,仍是以為泰黨為主。洪銘謙表示,為泰黨過去就主張泰國要扮演東協領頭羊,這點和軍政府有明顯差異。
日本關西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柯根(Mark S. Cogan)先前撰文直言,從為泰黨過去的外交政策或許可看出未來方向,像是穎拉2011年上台後,時任外交部長蘇拉朋(Surapong Tovichakchaikul)就誓言訪問所有東協成員國。柯根說,穎拉時期的外交政策可和塔信時期相提並論。
柯根提到,塔信常藉由伊洛瓦底江-昭披耶河-湄公河經濟合作戰略組織(ACMECS)來促進區域合作,但不論塔信或穎拉,處理跨境人口販運、移工和跨國犯罪等問題都不夠。他指出,2014年政變後,歐盟暫停與泰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而賽塔曾表明有意重啟談判。
「賽塔渴望重啟與歐盟的(FTA)談判,為其他在帕拉育(Prayut Chan-o-cha)時期停擺的雙邊合作帶來可能性」,柯根寫道,吸引外國投資會是區域合作的主要催化劑,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21年曾稱,鎖定來自其他國家,尤其是東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可降低泰國外部經濟衝擊的弱點。
與軍方結盟基礎並不穩
柯根說,泰國和印度、日本都有很悠久的關係,其中與泰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符合印度自身的「東望政策」(Look East),而日本對泰國的FDI流入比例高,還有逾50年的基礎建設及製造業投資。不過他直言,泰國扛住中國壓力,加入美國拜登政府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但為泰黨執政可能不會想有進一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