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很懶惰」
台積電在華盛頓州卡馬斯(Camas)投資興建的另一座半導體廠,WaferTech公司,同樣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面臨類似的挑戰。該工廠於1998年首次投產,然而WaferTech計劃擴建該工廠的計畫從未實現。
2022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一次訪談中表示,WaferTech在招募足夠人手方面遇到了困難,並且成本超出了預期。同年,他對來訪台灣的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重建美國本土晶片製造業的努力「注定會失敗」。

2013年,國際電工工會(IBEW)試圖協助WaferTech的員工組建工會,但遭到了該公司的強烈反對。Wafertech前員工匿名告訴《衛報》,Wafertech在一次全體員工會議上告訴美國員工,他們都很懶惰。《衛報》還指出,今年7月台灣的一個熱門YouTube頻道,也將類似指控投射到台積電亞利桑那案場的工人身上。(該報導指的是東森新聞台節目《關鍵時刻》7月24日播出片段。)
Wafertech前員工說:「我們感到震驚和憤怒。在全體員工會議上說我們懶惰的人就是Wafertech當時的總經理左大川(Steve Tso)。在高科技領域工作的人都知道,這些製程運作是多麼緊密和程序化的。沒有任何事情會在缺乏嚴謹程序的情況下進行。聲稱沒有美國人能夠完成這部分工作實在是荒謬的。」
Wafertech的一名發言人並未直接對張忠謀的言論或前員工的言論發表評論,但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回應道,Wafertech過去20年一直是台積電大家庭中很成功的一員。「內部員工會議的通訊是保密的,但我對那些早期日子的記憶是,我們所有人都被要求付出100%的努力,以幫助Wafertech取得成功。」
工人抱怨陷入美中政治角力
前台積電工人總結說,美國勞工正受到美中政治角力的沖擊。對處於中國持續外交和軍事壓力的台灣而言,台積電具有重要的經濟地位,而該公司正在透過對美國的歷史性投資來擴大全球生產。
這些工人補充說:「我們許多人覺得,台積電與工會打交道只是為了爭取那筆晶片法案的資金,他們正在努力獲得它。美國之所以關心晶片取得,是因為與中國間的種種糾紛,而我們也被捲入其中。」
《點此觀看精彩影片》美國該如何對抗中國的軍事擴張?五角大廈官員:大量部署「可消耗的自主作戰系統」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