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遊樂場內的設施布滿「尖刺」,還有個長得像可蒙犬的白色生物,緩慢移動到遊樂場中心,但孩童們不但不畏懼,還打扮成小怪獸,跟這隻白色生物一起合照,原來這是澳洲藝術家賈斯汀.蕭德的表演藝術作品,而且這個表演的靈感,還是來自他與同性伴侶的10歲兒子,喜愛小孩的他更有作品是打造孩童專屬的夜店。此外,擁有菲律賓血統的賈斯汀,也在作品中融入許多東南亞文化元素。
賈斯汀(Justin Shoulder)今年來台灣參加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的「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簡稱亞當計畫,ADAM)活動,作品多以虛構的神話故事,透過肢體語言來傳遞LGBT、移民、跨文化理念。身上有多處刺青還戴著耳環的賈斯汀看起來像是玩咖,作品也多以夜店生活、性、跨性別議題為主題,但他私下的生活作息卻非常規律,晚上10時左右睡覺,早上6時起床工作,講話輕聲細語,主修美術的他不僅從事服裝、雕塑設計,還跨足舞台表演領域。
Carrion Trailer / Liveworks 2018 from Justin Shoulder on Vimeo.
從母親的家鄉菲律賓 到兒子的遊樂場 賈斯汀將奇幻創作與生活緊密融合
賈斯汀是亞太地區酷兒藝術創作家組織「華麗軍團俱樂部團體」(The Glitter Militia and Club Ate)創辦成員,因此他透過作品傳遞LGBT訊息,主要作品《Phasmahammer》就是以同志神話為基礎的多角色系列表演,而故事都是由賈斯汀自行創作,加上母親的故鄉是東南亞國家菲律賓,因此賈斯汀的作品也融入許多菲律賓當地傳說。
「我與班吉(Bhenji Ra)合作的表演中,就有藉由菲律賓某個村莊的傳說,來凸顯跨性別議題」,賈斯汀一邊播放表演作品影片,一邊解釋原本的傳說故事及表演中透露的意義,「這個皮膚有亮片的女性傳說是邪惡女巫,她擁有很長的舌頭,還生下神明」,而作品藉由畫面特效處理,賈斯汀強調,「原本傳說講述神創造兩性,但我們以此傳遞跨性別議題」。
來自澳洲最大城市雪梨的賈斯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走出藝廊、博物館,還能走入社區,讓所有人都能觀賞表演,因此他經常把公共場所當成表演舞台。賈斯汀的作品也跟著他的生活轉變而流動,他坦言會從美術和視覺藝術領域跨足服裝設計,是因為他的伴侶是服裝設計師。在他的作品《1001個壞蛋》(1001 Baddies)中,他將社區內的遊樂場變成表演舞台,把遊樂設施打造成怪獸園地,自己則穿上自製的道具服,扮演像可蒙犬(Komondor)的白色生物,並與小朋友互動,而這個創作的靈感來自伴侶的10歲兒子。
賈斯汀說:「我看到兒子畫怪獸打打殺殺,才想到製作這樣的表演,因為想知道小朋友怎麼會有這類『暴力』念頭,而遊樂場是他們唯一可以『施暴』的地方......我認為小朋友有這樣打打殺殺的想法很正常,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可以看到槍枝,玩電玩也會讓他們有打架的想法。」為何作品都以怪獸為主角?賈斯汀回道:「用虛構的故事傳遞理念,觀眾會比較有禮貌去傾聽和思考。」
打造兒童夜店 賈斯汀:還沒收過家長抗議
[#APT8kids] Don't miss Justin Shoulder and Bhenji Ra's mythical landscape (Club Child) @SantosGLNG @Queensland pic.twitter.com/Ttiaqh8Y3N
— QAGOMA (@QAGOMA) 2015年11月21日
也因為有了兒子,賈斯汀開始創作更多兒童互動作品。他在2015年和澳洲「昆士蘭藝術博物館與現代藝術博物館」(Queensland Art Gallery/Gallery of Modern Art )合作,打造了「兒童夜店」(Club Anak),用螢光筆讓孩子在展區中的神秘森林繪畫創作,他自己則扮成森林中的怪獸不時出現。賈斯汀說,作品展出後並沒有收到家長抗議,很多人反而覺得很酷,也很放心的讓孩子在兒童夜店裡創作玩樂,他笑說:「可能澳洲家長心態也很開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