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商品徵稅在即,有中國學者認為,兩國貿易摩擦已走向長期化,不是靠幾個貿易協議就可以解決。中國最該做的是持續改革和開放,而非被動等待美國改變。
500億關稅戰才開打 川普又加碼2000億
7月和8月,美中已經互相針對價值500億美元的進口產品加徵25%的關稅。美國還打算另外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產品加徵25%關稅,對外徵求意見至6日為止。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明告訴中央社記者,中美貿易摩擦正在走向長期化和複雜化,表面上是貿易逆差的問題,但深層次涉及中國的產業發展、大國崛起、意識形態和中美博弈等。
張明認為,既然中美貿易摩擦會走向長期化和複雜化,中國「就算讓步也未必就會順利」,中國政府就應該按照既定開放的進程,對內落實結構性改革,加快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
此外,中國也沒有子彈了。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僅1540億美元,已經無法同等額度對美方可能高達25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制裁作出回應。中方已表示只能再對美方約600億美元產品提出加稅。
張明認為,除了堅定改革開放之路,中國的應對方式還包括要更主動積極跟美國各種不同的利益集團接觸及溝通,並繼續發展多邊經貿關係。
在「中國製造2025」的關鍵議題上,張明說,中國的產業政策要完全放棄是不可能的,但是有調整空間,譬如政府少用行政補貼手段 ,而可以藉由減稅等多靠市場力量來發展,讓民營企業而非國企主導。
美國即將在11月舉行期中選舉,張明預估美方將因此對中國採取比較強硬的姿態,「但中國積極一點不是什麼壞事」。
他認為,如果中方抱持觀望心態,等待川普聲勢下跌甚至連任失敗,因此「什麼都不做」,這種「用時間換取空間的做法」,最後有可能會事與願違。
張明說:「因為中美貿易摩擦背後反映的很多衝突是深層次的,就算新總統上台對中國不見得會更溫和。」
他強調,貿易戰對順差國的影響大於逆差國,中國表面上看起來是「輸」,但對中國政府來說,未來幾年內,能進一步推進國內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成長的可持續性、消化掉系統性金融風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贏了」。
張明認為,如果因為貿易戰爆發和對抗,而延後改革的步伐,就是中國的成本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