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屆聯合國大會已經在9月5日開議,預定19至29日進行總辯論。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問題在總統大選前又被民進黨及美國眾議院拿出來炒作了,今年台灣這個議題在聯合國大會的辯論值得我們關注。
中華民國在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中被迫退出聯合國,迄今已達52年之久。半個多世紀以來不論參與、有意義的參與,加入、重新加入、換名重返的討論、研究、提案,甚至在聯合國總部旁拉法葉公園舉行示威、肥皂箱演講等各種活動數不勝數。台灣至今無法重返,說穿了就是囿於國際的政治現實。
美國眾議院在今年7月25日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強調聯合國大會1971年10月25日通過的2758號決議是在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沒有處理台灣在聯合國或相關組織代表權問題,也沒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灣的關係採取立場,包括任何關於台灣主權的聲明。去年九月美國參議院通過《台灣政策法》就2758號決議案要求美國政府釐清中國代表權問題。不久之前,中美洲議會也基於2758號決議,驅逐台灣,納入中國,台灣失去國家觀察員的資格。外交部也在8月29日發佈新聞稿指出,聯大第2758號決議與台灣無關。我海外的台僑如洛杉磯等地也陸續舉辦活動,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
1971年10月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是我們外交上最重大的挫敗。那ㄧ年我們還有66個邦交國,其中包括美國、日本等大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一直到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交,其間有43國與台灣斷絕邦交。斷交高峰是1973年,當年包括日本在內16國跟台灣斷絕外交關係。這幾個簡單的數字突顯出聯合國對我們外交關係的重要性。
對民進黨而言,陳水扁總統時代比較注重參與聯合國的議題;現在的政府則顯得意興闌珊。目前邦交國已斷到剩下13個小國,參與聯合國相關組織的活動也日趨艱困。現在要加入、參與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的實際籌碼遠不如以往,但在國際反中的氛圍之中,表面上卻顯得比以往有利。
台灣重返或加入聯合國是國人ㄧ致的心聲,國人當然樂觀其成。撇開對2758號決議在文字、語意與法理上的爭議,在國際政治現實上可行嗎?我們可以研究巴勒斯坦申請加入聯合國的例子來看看今天台灣到底有多少的勝算。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案,將巴勒斯坦這塊土地劃分為兩個國家,一個是猶太國,另一個是巴勒斯坦國。但七十多年過去了,因為各種原因,巴勒斯坦還無法成為一個國家,也未能完全加入或參與聯合國及其周邊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