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福建與台灣融合發展 官方熱台商冷

2023-09-14 18:00

? 人氣

台商熱情不高

雖然中國政府和媒體大力宣傳這次的《意見》和相關措施,但DW訪問到的台商,大多都對此冷靜看待,並未有太多到福建發展的熱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北京台幹鄭先生告訴DW,他認為這次關於福建涉台的21條意見沒有新意,「基本上還是那些東西再拿來說一次」。

在上海從事科技業的台商陳先生也告訴DW,這些措施對他沒有吸引力,基本上不會讓他改變在中國的投資方向,而且他相信,大部分在中國的台商仍然會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投資目的地,因為福建的發展條件明顯不如上述二地。

「上海有金融和國際資源,深圳有比較好的工廠和貿易資源,但福建什麼都沒有,或是至少比上海跟深圳都要弱一些。」陳先生甚至認為,這些在福建推動的政策,並沒有辦法吸引到比較菁英的台商或是台灣人才,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找到一些「在台灣混不下去的人」。

陳先生說,這些政策優惠若是對比經營成本,台商當然還是會選擇留在上海或廣東,而不可能為了這些政策就搬到福建。他反而希望福建的這些措施,可以推動到台商雲集的上海、江蘇或廣東,否則就是「最該開的地方不開」。

上海台幹周先生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說,會去福建投資的台商,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且集中在餐飲等服務業和小型製造商,「分別不大,因為台商要來(中國大陸)的人早就來了」。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媒體人告訴DW,這個措施的效果可能會類似中國先前發展廣東大灣區,吸收到的是香港中低階年輕人才。「這個(政策)針對的,還是在台灣沒什麼發展出路的年輕人」。

但四川台商李先生的看法比較正面。李先生告訴DW,因為福建本來就是中國對台政策的第一個陣地,理應能吸引到一些台商投資,「所以我覺得應該支持力度會很大」。

在《意見》最後一條中,提到中國中央政府會對福建開展涉台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等領域提供資金支持,這點就讓李先生很感興趣:「反正我覺得還是有比沒有好。」

專家:政治意涵強

相較於台商們的看法,在中國工作的兩位台籍學者,都認為這次的《意見》,重點不在經濟層面上的優惠,而在政治意涵上的宣示。

廣西大學梧州學院台籍特聘教授王立本告訴DW,「簡單說,沒有什麼新的措施」,因為台灣民眾可以在中國大陸申請居住證、買房,工作、加入社保體系,這類措施都已經發布過。

王立本分析,這次《意見》唯一比較不一樣的是,過去如果台灣人要中國大陸長期居留,必須向當地的公安機關申請登記,而這點現在要在福建取消了。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理由,包括以去福建觀光為名,台灣民眾都可以在福建任意長期居留。

但王立本認為,這樣的舉措政治意涵很強,「這一次的宣示,主要是因應兩岸日漸緊張的戰爭危險,向台灣人做的一次心理上的喊話」。

華東師範大學亞歐商學院台籍教授陳弘信則認為,這項政策在中國對台政策、中國內部輿論和福建當地都有政治意涵。他告訴DW,因為台灣明年要選舉,中國政府希望釋放善意的訊息,回到「和平統一」的統戰基調,以免幫民進黨助選。

在對內輿論方面,陳弘信解讀,這幾年操作下來,中國主流民意開始支持「武統」台灣,但中國政府很怕民意拉不回來。因此,這次也是藉由發布政策來提醒民眾,「現在還不到武力統一台灣的時候」。

此外,福建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擔任過重要職務的地方。但福建在地理上既不屬於長三角,也不屬於珠三角,同時又跟台灣密不可分;若能成功吸引台商和台灣人才到福建發展,就能拉動福建的經濟、甚至是當地的房地產。

不過陳弘信推斷,現階段要中國政府釋放出更多對台政策利多,其實也不太可行,「但目前這樣做仍是必要的」。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杜宗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