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調查揭開貿易戰序曲

2023-09-19 07:20

? 人氣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貿易調查揭開中歐貿易戰的序幕。圖為中國最大電動車廠比亞廸。(圖/比亞迪官網)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貿易調查揭開中歐貿易戰的序幕。圖為中國最大電動車廠比亞廸。(圖/比亞迪官網)

上周三歐盟宣布將對中國電動車補貼展開調查,這個舉動既是歐洲汽車產業走弱之際,對中國汽車產業發起的反擊,同時也可能是一場「中歐貿易戰」的前奏序曲,當然,也離不開地緣政治因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歐盟展開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展開調查, 依照歐盟官員的說法,是因為面臨來自中國的不公平競爭,中國的電動車得到政府的補貼,所以售價較低因所影響到市場;官員的說法是:「歐洲對競爭敞開大門,但反對逐底競爭」。如果調查結果認定中國政府補貼電動車,歐盟即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課徵更高的關稅,或是設定限額。

歐盟選在這個時候對中國展開電動車補貼調查,並不讓人意外,原因有幾個:一個國家或經濟體要對他國發起補貼或反傾銷等貿易調查,原因一定是從對手生產與進口的該項產品,搶占市場、威脅到本國產品。中國電動車今年正頗有開始進入「風光收割年」之勢的感覺:中國今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到今年7月止,中國出口280萬輛汽車,較去年成長7成多,主要原因在中國的新能源車(電動車)給力。

再來則是在新能源車時代來臨時,原本領先的歐洲汽車─特別是德國汽車,因為投入新能源車的速度太晚,隱約之間有被中國車廠超越的風險,電動車成本中電池占一半、也是技術的核心,中國在電池的技術與生產方面已有領先之勢;今年分別在上海與德國舉辦的車展,外界焦點幾乎都集中在中國的新能源車身上,中國的比亞廸也超越特斯拉,成為新能源車(非純電動車)銷售冠軍。

對許多經濟體而言,汽車是一個重要的大產業,無論是牽涉到的前後產業關聯性,或是影響到的就業人口,都是每個政府必須重視、呵護的產業。以擁有雙B與諸多強勢品牌的汽車生產大國德國而言,即使因全球化佈局因素,所謂「德國車」(掛上德國品牌的汽車)超過7成是在海外生產製造,但德國國內汽車產業直接雇用勞工還是達90萬人左右,加上因汽車產業的需求而間接創造的160萬份工作,汽車產業等於為支持了德國的250萬個工作崗位,比重超過德國勞動力人口的5%。

如果重要又關鍵的產業,歐盟當然不會任憑中國汽車叩關而毫無動作。這是經濟、產業面最現實的考量。

除了經濟因素外,歐盟這個舉動,無疑也是地緣政治因素始然。中歐之間曾經有意儘量拉近彼此的經貿關係,因為彼此有需求,其中又以歐盟龍頭德國為最,中國連續7年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居第2名的出口市場,許多德國大型企業都視中國為重要市場與發展契機,即使中美貿易戰開打,脫鉤或「去風險」之聲不絕於耳,德國大企業仍持續押注中國市場。幾年前「中歐全面投資協議」能順利完成談判,主要推手就是德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