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二戰後的新興經濟體發展經驗,在工業化初期往往成長速度最快,這段週期通常在二、三十年後,隨著勞動、土地成本提高及環保意識抬頭,製造業將外移至生產成本更低的地區,導致邊際效益逐年遞減,進入所謂的「發展高原期」,能否適時進行產業轉型或升級,成為能否躋身先進國家的關鍵。中國在胡、溫執政末期,發展速度已明顯放緩,動輒每年10%以上的經濟成長率已不復見,官方預期也從「保8」到「保6」一路下修,且即使如此仍被質疑數據造假。多數威權國家在此階段,會選擇適度開放政治參與,以抑制民眾對於經濟成長放緩的不滿。
胡、溫在卸任前夕,也未嘗沒有這種想法,例如2012年3月「兩會」期間,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表示:「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然而習近平上任後,並未推動政治改革,反而試圖以民族主義/愛國主義(nationalism)繼續凝聚人民支持,並為此提出「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願景,試圖以激發人民愛國熱情取代對民主改革的要求。
這種情緒性訴求,正常情況下可透過對外領土聲索、戰狼外交、大內宣等方式執行,然而一旦人民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及人身自由都無法維持或受到保護時,就很難發揮效用。中國自2020年初至2022年底,長達3年維持清零政策下,外資陸續撤離、境內工廠也發生倒閉潮,直接威脅人民生計,成為醞釀抗爭的經濟背景。
二、政治重回集權
自習近平上任後,中國政治逐漸由「集體領導」式的寡頭統治,轉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式的獨裁統治,人民僅存的一線參政希望遭到剝奪。
儘管在中國憲法中,中國共產黨是唯一執政黨,但這並不代表人民沒有參政途徑。毫無家族背景者,仍可參與中共黨內的共青團基層組織,憑藉自身努力逐步攀升至領導階層;即使不願加入共產黨,仍可參加做為參政黨的「8大民主黨派」,雖無法躋身「正國級」領導人,但歷來仍多有出任「副國級」領導人者,如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職。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為避免重蹈毛澤東時期特定個人權力過大所引發的悲劇,試圖在恪遵共產黨統治前提下,引進「黨內民主」、「集體領導」兩項措施:前者是指透過黨內派系彼此制約,儘可能讓政治局成員的分配達到某種平衡,藉以防止單一派系獨大;後者則是試圖讓政治局常委各司其職,彼此不干預他人主管事務。在此理念下,江澤民執政時期雖仍被尊為「核心」,但普遍認為只是一個「弱核心」,至胡錦濤執政時期,「核心」稱號不再,常委間呈現「九龍治水」狀態,被譽為「弱主政治」,國家領導人「令不出中南海」這句話,也在這個時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