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電線電纜廠大亞(1609)近年深耕能源領域,旗下志光能源七股漁電共生案場已在今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並於昨(27)日舉行第一期案場正式啟用典禮。大亞董事長沈尚弘指出,以他個人對於「永續」的定義,最重要的是不能禍延子孫,「明天醒來睜開眼睛,太陽照常升起,風還是繼續吹,但核能最大的問題就是核廢料,我們不能把麻煩留給下一代。」
沈尚弘表示,雖然外界對於綠能抱持許多質疑,但從這幾年遍地開花的成果來看,台灣能源轉型的目標確實可以達到,而且勢在必行。
事業發展不能「生雞卵嘸,放雞屎有」
回顧這一路走來,沈尚弘坦言一開始也會擔心面臨地方人士的反對聲浪,畢竟土地有限,漁電共生正好可以創造多贏局面,但前提是要做好溝通,讓漁民打從心底信任、支持。他也強調,事業發展絕對不能「生雞卵嘸,放雞屎有」,必須要和地方共生共榮,這是身為綠能業者負責任的態度,不能只是嘴上說說。
昨日這場啟用典禮,當地里長和養殖戶都到現場贊聲力挺,其中一位陳姓養殖戶上台分享,他剛接觸漁電共生的時候,也會擔心自己的權益是否受到影響,但後來發現志光能源的團隊可以依照漁民養殖的魚種妥善規劃、執行,進一步符合大家的需求,所以幾乎沒什麼人反對此案,「我是覺得這邊還蠻不錯的……,呵呵,我不曉得還要講什麼。」短短不到一分鐘的致詞,對於大亞的肯定溢於言表。
大亞10年前就曾投資離岸風電
在導覽案場的過程中,沈尚弘也對記者表示,大亞很早就注意到永續的重要性,希望從能源的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全面布局;他個人對於「永續」的定義就是不能禍延子孫,雖然核能是大家口中的乾淨能源,但核廢料的最終去處懸而未決,我們不應將問題丟給下一代解決。
他提到,部分人士將再生能源相關業者都視為「綠友友」,大亞早在2013年就曾投資離岸風電參與政府示範風場,拿到備取第一的資格,但在考量開發規模、所需資金以及市場競爭等因素後決定退出,轉向投入太陽光電領域,「無論由誰主政,我們一樣都在做事,哪有什麼顏色之分?」
回頭檢視當初這項決策,沈尚弘打趣說道「還好我們是備取」,因為風電事業很難從開發、建置、持有一路走到底,即便是國內最為積極投入的上緯投控,如今也將股權售予外資;所幸大亞及時轉舵,反而順勢找到利基市場。
期望太陽能、儲能占集團能源鏈獲利拉高至50%
據了解,大亞集團於全台共有68座屋頂型、地面型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超過200MW,短期目標將達成500MW。志光能源在七股建置的漁電共生太陽能發電廠是全台最大120MW漁電共生電廠,同時兼顧發電、養殖和生態三大功能,第一期85MW於2022年完工掛表發電,第二期也在穩定開發中,未來20年產能將超過33億度發電量,相當於1,747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