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商務部對台貿易壁壘進行調查期限將延長至大選前一天,讓該議題更具政治敏感性。大陸官方已初步認定台灣涉嫌違反「非歧視原則」和「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WTO相關規則,大陸官方很可能會對台灣採取直接報復性關稅(提高懲罰性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採取限制性進口措施),若對岸仿效我禁止大陸2,509項貨品進口方式,也相對禁制我方「相同項目」的貨品對其出口,影響範圍及程度,將遠超過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恐遠超過政府評估最大損失的205億美元);正值台灣出口已連12個月負成長之際,陸方回擊貿易壁壘的做法,對台灣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遺憾的是,據親綠媒體報導台灣政府研判,此舉係大陸對台灣2024大選「介選行動」的一環,台灣政府絕不會坐視,也將採取必要的防衛或反制措施,大陸同樣將蒙受損失,還有國內有民調機構指出,經調查最近表示對可能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給予台灣的關稅優惠看法顯示,三成七會擔心,五成一不擔心,並延伸解讀為中共當局如果試圖以此影響2024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可能會有反效果。政府錯誤決策無責,後果卻要中小企業及農漁民來承擔公平嗎?難道又要全民買單嗎?
蔡政府經常提到ECFA是雙方受惠,並非中國大陸單邊讓利,問題是到去年底台灣受惠於ECFA減免關稅的金額逾90億美元,中國大陸受惠於ECFA的減免關稅金額僅10億美元,差距甚大並不對等,何況大陸經濟規模遠高於台灣,中止ECFA或對台實施貿易報復,都對台灣經濟弊大於利,蔡政府別粉飾太平,應誠實以對。
兩岸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陸方啟動全面對台貿易壁壘調查(項目高達2509項,範圍涵蓋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與紡織品等),意在宣示大陸對台“單方面讓利時代”結束,兩岸經貿關係將逐漸轉向以競爭為主、合作為輔的新階段,特別是大陸官方一再強調絕不容許「吃大陸的飯,砸大陸的鍋」,再不好好處理,將對台灣的經貿產生重大衝擊(2022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1565億美元),政府應嚴肅以對,善意回應大陸貿易壁壘調查。
蔡政府對大陸農產品採取差別待遇,已是不爭的事實,台灣政府應該主動做出修正,以免落人話柄。蔡政府官員雖然一再強調要在WTO架構下和陸方協商,但陸方釋出的訊息是須在認同「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才願意協商,兩者並無交集(蔡政府迄今仍不承認九二共識),尤其正值台灣總統大選期間,執政黨賴清德候選人,公開主張「台灣是主權國家」,並批評「和平協議」及「九二共識」,自然不會接受「九二共識」,以免失去深綠選民支持,一路走到黑,已無力化解兩岸僵局;相對的在野兩位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柯文哲則認為九二共識版本多,恢復兩岸實質交流較重要,並主張兩岸一家親(習近平在2023年新年賀詞也提到「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並未將話說死,將溝通之門關閉。在顧及台灣中小企業及農漁民生計的情況下,以一切皆有可能來與賴清德及候友宜做出區隔,保住陸方面子,不讓大陸對和平絕望,為民眾爭取最大權益,或有可為!
近年來,蔡政府一面高調推動「新南向政策」和與美國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等,卻有意無意的製造兩岸摩擦和衝突,這次大陸進行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已顯示大陸對台貿易態度確實開始轉變,若因而大幅取消對台產品關稅優惠或更嚴厲的報復措施,蔡政府是否能透過新南向政策和「21世紀貿易倡議」,來加以彌補,外界多所質疑(台灣對新南向國家近五年的貿易出超金額,整體趨勢呈現貿易出超萎縮情況)。面對陸方可能的經貿報復,蔡政府很可能又要循過去設置養豬產業百億基金方式,提出更高金額的產業救濟基金,來暫時安撫民怨,卻無助產業的升級及競爭力提升(台灣養豬規模呈萎縮)更容易產生弊端!
中國大陸已是全球重要的消費市場(尤其農漁產品),而台灣出口仍然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台灣去年出口到中國市場的比例佔整體出口比重的38.8%)。鑑於經貿是政治的延伸(台灣加入CPTTP最大阻力亦在中國大陸),根本解決之道,還是要緩和兩岸緊張關係,以溝通談判取代對抗封鎖,畢竟以今日情勢,台灣想繞過中國大陸走向世界,加入區域經貿組織談何容易,選民應該看清現實,把票投給有能力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的總統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