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斯突襲以色列,第一日就殺了過百人、又捉了一批以色列人質,明顯是出其不意,也似是打算進行持久戰。為甚麼選擇這個時機,除了國際地緣政治、以色列內政層面等背景,而在巴勒斯坦內部,也存在微妙互動,去加速這次戰爭的出現。我們必須從哈瑪斯vs法塔赫的權力鬥爭,去理解這場戰爭,就會發現哈瑪斯發動突襲,不過是早晚的事:
控制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主流派系是法塔赫,也就是已故領袖阿拉法特的派系,以約旦河西岸為大本營。阿拉法特死後,繼任自治政府主席的是法塔赫的阿巴斯,現年已經88歲。雖然阿拉法特年輕時是當時全球知名的恐怖份子,但自從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形象就越來越溫和、主流,成為以色列可以合作的對象。雖然他死前幾年有份策劃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義(The Second Intifada),以色列始終視他為眼中釘,但法塔赫已經全面建制化,在不少巴勒斯坦人心目中與以色列當權派「同流合污」、貪污腐化,已經成為套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