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任觀點:奇正相生—重溫1967年6月中東六日戰爭

2023-10-19 07:10

? 人氣

今天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幾個主要的問題都來自於1967年這一場戰爭,其中包括以色列應否從佔領的的戈蘭高地撤退、耶路撒冷的地位與歸屬、屯墾區及多年來已經增長到多達5、6百萬的難民,他們的返鄉權利如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戰爭中美國並沒有出兵援助以色列,當時詹森總統並不主張美國採取高階層的密集外交斡旋,一方面美國在阿拉伯的世界影響力有限,另方面在越戰吃緊的情況下,美國沒有餘力去進行。因此主要的外交努力在聯合國體系內進行。但聯合國成效不彰,反而美國逐步加深在中東地區的介入。六日戰爭之前,蘇聯既提供情報、武器,又提出口頭保證,使埃及、敘利亞兩國錯估了其意向。戰爭爆發前,蘇聯卻要求埃及克制,不要首先發難,結果吃了大敗仗。戰爭中蘇聯給阿拉伯國家的援助遠遠少於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戰後,蘇聯在阿拉伯國家的地位也引起了疑慮,削弱了它的地位;美國卻開始介入中東事務。

1967年的6日戰爭以色列贏的太容易了,如以色列戰鬥機的奇襲,ㄧ舉摧毀埃及大部分停在地面的戰鬥機,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對敵人軍事部署及動態的精確掌握;電子作戰干擾及摧毁了敵人的情蒐功能;後備部隊迅速到達指定戰鬥位置;以色列當時的國防部長戴揚(Moshe Dayan) 及參謀總長拉賓(Yitzhak Rabin)  都是經過戰爭的洗禮的優秀戰略家與指揮官。最重要的是以色列並沒有要求或冀望美國出兵援助,而是倚靠本身精良的訓練,以寡敵眾, 成功禦敵。

以色列在六天之內將阿拉伯的聯軍輕易打敗,反而造成了1973年第四次以阿戰爭的慘勝。正如《老子》有言:「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中國人老祖宗的智慧短短幾句話就能夠把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衝突說的鞭辟入里,淋漓盡致!

*作者為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