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飄零:離散時代與社會撕裂的哲學思考》為兩位作者的對談錄,內容橫跨古今中外,立足本土,讓讀者身處瑣碎、繁複的世事,還能追尋更澄明的心靈。
趙善軒(以下為趙):今天我們有機會與陶國璋教授再次探討現今香港的一些議題。最近一個月來,社會上屢見青年人輕生的事件。首先,我要呼籲大家,對於這些事件請勿過度渲染,因為 這可能導致更多模仿自殺的情況。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從眾效應」,當社會出現一系列的自殺事件時,可能會影響更多人的情緒,甚至推動他們付諸實際行動。我明白,當下的香港青年人在付出巨大努力後,往往得到的卻是重重挫折,從而對未來感到絕望。面對這種情況,陶教授,你是否能為香港青年提供一些建議或指導?
陶國璋(以下為陶):這種情況真的讓我深感同情。在與學生的閒談中,我發現他們在面對困境時往往感到無助,甚至有些人會透露出一種對自殺的種種思考。面對這樣的現象,我認為我們首 先應從學術的角度來理解自殺,再深入分析當前青年人所處的困境,最後提出可能的解決建議。
根據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Emile Durkheim)的理論,自殺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自我中心型(Egoistic)、無規範型(Anomic)和利他型(Altruistic)。根據我的觀察和判斷,我認為近期選擇自殺的青年人多數處於自我中心型和無規範型之間。無規範型的自殺往往源於突發性事件引起的社會不穩定感和焦慮,例如二〇〇三年SARS爆發期間的大量疾病和失業,導致自殺率大幅上升。然而,大部分的自殺個案實際上都屬於自我中心型,這種自殺往往源於個人的自我中心的感受,例如老人因感到自己無用、孤 獨、被遺棄而產生的抑鬱情緒,導致他們選擇了結自己的生命。
不過我們需要留意,青年人的那種利己型狀態跟老人的有所分別。我通過調查,包括看網上資訊或詢問同學後,發現這些青年人選擇輕生是有幾個原因:一、就讀中學或以前曾遭欺凌而有陰影,自尊低落;二、曾經有親人自殺;三、自己外表相對較差而自慚形穢。他們擁有其中的情況後,再受目前的社會動盪誘發下覺得世界太殘酷,人生無出口,最後有一種一了百了的心態。這個感覺遍布於現在的香港青年,並與現在社會的流動性比較低及政治環境有關。另外根據網上資料顯示,這些青年說曾經萌芽這種自殺的原因是自己覺得其他人不了解其自殺的心境。實際上,人欲自尋短見的話並不是你所想像中的一時衝動,而是在持續自我掙扎後再不斷計畫,例如參考電影橋段。到了某一個階段去嘗試時有可能因恐懼而放棄。然而每當回到了掙扎的階段,他可能會加強自己的念頭和部署,形成惡性循環。最後到了他自己的臨界點後,就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