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斷食善終是放手的選擇?

2023-10-27 05:50

? 人氣

畢柳鶯和母親曾在十和田湖畔意外遇見雪景,是難忘的回憶。(圖:畢柳鶯提供)

畢柳鶯和母親曾在十和田湖畔意外遇見雪景,是難忘的回憶。(圖:畢柳鶯提供)

初聞「斷食善終」,我不僅被嚇到,更感到驚駭!這是什麼樣的概念,用主動的方式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家人斷食、加速離世?這算是一種自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畢柳鶯醫師為自己八十三歲,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母親執行斷食往生,她的母親自六十四歲確診到離世,整整與疾病共處了十九年,期間眼看著這種遺傳性病症讓家族中的兩位親人自殺,其中一位臥床八年,插管、身上有壓瘡,說話已經無人能懂,讓她的母親了解自己未來會變什麼樣子,很確定自己不要插著鼻胃管躺在那裏。「晚期她說要幫她解脫。我覺得幸運的是,之前幾年我就從日本醫師中村仁一所著的《大往生》看到作者說,若得了失智症,要在自己有執行能力時漸進式斷食。當媽媽說她活夠了,沒有牽掛、可以走了的時候,我拿這本書給她看,當時媽媽的頭腦非常清楚,身體狀況還好,幾乎不用去醫院,積極做復健運動;她認為忍受一小段時間的飢或渴,換取十年、十五年不必插管臥床是值得,她並不感到恐懼,也可以忍耐。」畢醫師平靜地回憶。

她的母親自主決定中止生命,過程中家人全程陪伴,好好進行了四道人生的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畢醫師不覺得這是自殺,而是母親行使的自主權,捍衛自己生而為人的尊嚴。「當人已失去自由、無法享受生活而有越來越多痛苦:大小便要人處理、隨時要人抱過來抱過去,假如再插管就更淒慘,她不要過這種沒有尊嚴的生活,她是在預防自己遇到更淒慘的狀況。」

2001年,畢柳鶯的母親確診遺傳性小腦萎縮症,母女參加阿拉斯加郵輪之旅留影。(圖:畢柳鶯提供)
2001年,畢柳鶯的母親確診遺傳性小腦萎縮症,母女參加阿拉斯加郵輪之旅留影。(圖:畢柳鶯提供)

畢家一致同意為母親斷食善終。由於小腦萎縮症是種遺傳疾病,畢醫師在等待自己的檢查報告出爐前也跟先生講,萬一得到此病,到末期也要幫她解脫。他們都認為,如果像媽媽這樣的病況,不想歹活。「這就是我們家的生死觀。」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畢柳鶯(約50分鐘)

回憶陪伴母親的最後一程 感到安心

畢醫師是帶著笑描述母親以斷食走向死亡的過程。「前面十天因為吃得少,上廁所次數少,晚上睡得比較好,沒有不舒服,因為更輕鬆而更有精神;所有家人陪伴,我們嘻嘻哈哈很高興,她每天照常早上看固定節目、下午看書,晚上弟弟回家陪她看最喜歡的恐怖片,每天生活如常。我兒子有空就來採訪阿嬤,讓阿嬤清楚講述自己的一生,這是個重要的過程,其中如果有創傷,可以因為陪伴獲得療癒。我們也讓她知道她的一生很了不起、很有價值,子女深深感謝,讓她看見生命的美好。只有到最後,連水也不喝地過了一個星期,她變得虛弱,眼皮打不開,聲音也聽不清楚,用水清潔口腔時,水會從她嘴角流出,這樣情形讓弟弟看了很難過。我問媽媽哪裡最痛苦?她說坐久了屁股會痛、躺太久不舒服,這是所有長期臥床者都會出現的症狀。她說自己像麻糬,被搬動時感到軟綿綿的,最後兩天都這樣,我們就不讓她下床,還給了點鎮定劑,讓她睡眠時間更長,清醒時就好好跟她說話…」。斷食二十一天後,她的母親在家中離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