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由師生衝突探討教師地位改變之主要原因

2023-11-04 05:30

? 人氣

台灣發生過多起學生對老師動粗的事件,不僅傷害師生關係,也影響社會對教師權益保障與校園安全的討論與重視。(示意圖/取自Pixabay)

台灣發生過多起學生對老師動粗的事件,不僅傷害師生關係,也影響社會對教師權益保障與校園安全的討論與重視。(示意圖/取自Pixabay)

近日教育界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除了桃園發生多起校園暴力事件,學生對師長施暴造成多處受傷之外,前日也爆發基隆某管理學院女學生毆打女老師事件,可見師長承受的心靈壓力前所未有之高。在此之前其實台灣也發生過多起學生對老師動粗的事件,此舉不僅傷害師生關係,也影響了整個社會對於教師權益保障與校園安全的討論與重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目前較多討論主要集中在於法律與校園介入措施的調整,例如成立緊急安置所隔開無法冷靜的學生,增加學校對於教育人員的相關支持,以及針對法律部分提高補助經費等等。這些措施雖然重要,但導致師生關係改變與校園安全破壞的根本原因,乃教師地位之改變,在台灣社會中,我們由許多方面都能發覺教師地位與過去相比有顯著的下降,教師地位與教育環境息息相關,且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成效與一代學子的價值觀形塑,因此不能不謹慎對待,筆者試圖將眾多原因進行歸納並列舉如下,為解決現行第一線教育人員所面臨到的問題提供淺見。

第一,社會風氣影響:台灣部分政治人物在野說一套,在朝做另一套,政策執行頗有落差。家長長期觀察,豈能不受影響。老師的教學,提倡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並且講究成誠實為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能見效?老師反被家長視為腐儒,學生又如何將老師放在眼中?政治環境需要再一次建構,並重新找回重視承諾與信任的社會氛圍是當務之急。

第二,教育商品化:少子化情形日趨嚴重,學校岌岌可危,學校可篩選的學生愈來愈少,導致學生素質的下降。學生以消費者自居,忘了自己是求學者,老師是授業者,以為老師是知識售貨員,因此便無尊師重道一回事。在天下雜誌1990年的調查就已經發現,高達百分之八〇.九%的老師認為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經越來越低,時至今日狀況仍未改善。光是現在各大學都能看到學生穿拖鞋上課的情況,可見學校教授的課程並不為部分學生所尊重。 

第三,老師的污名化:社會對老師的看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大陸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當時的知識分子被當成臭老九無情打壓,大規模的打老師、批鬥等風潮蔓延全國,造成了教育體系的垮台與人才斷層,至今仍是永遠的傷痛。反觀台灣,在先前年金改革中,軍公教人員在媒體、名嘴的口中成了米蟲,啃食國家財政,才爆發了所謂的「反污名、要尊嚴」的遊行運動。由此可知,教師的社會地位也受到打擊,可見民粹的操作對社會將產生巨大影響。

第四,網路當道:隨著網路媒體,尤其個人媒體的發展,任何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如今網路上不乏品質低劣之課程,「老師」很多,課堂上的老師當然也受到影響,不再受到尊重。先前要獲得老師之名需要經過考核與能力鑑定,現在老師一詞已然貶值且廉價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