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是清宮充分掌握各種金屬合金技術,製作傑出的藝術作品。法國傳教士利國安神父(Giovanni Laureati,1666-1727)曾提到:「帝國擁有各種金屬礦:金、銀、銅、鐵、鉛、錫。白銅看起來簡直像銀。日本人把黃色的銅運到中國,它是錠塊狀出售的,看上去像金錠,中國人用來做各種日用品,人們認為這種銅不會生鏽。」 銅和鋅的合金稱為黃銅,在明代以前已出現,但到了清朝才普遍被使用。2010 年故宮博物院,柏林馬普學會科學史所出版《宮廷與地方: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技術交流》,該書聚焦於清宮製作器物知識的流動和傳播納入具有地理廣度的技術體系考察。例如皇室引進歐洲的畫琺瑯生產技術,以及來自尼泊爾、西藏的銅造像技術,吸收知識之後再予以創新;最重要的是清朝統治者參與了資金投入以及產品的設計。康熙皇帝干預組織結構、管理生產和交流,而雍正和乾隆皇帝則投入到產品設計之中,並在物品上打下了烙印。「乾隆年間製」有如現在的商標,成為古物收藏家鑒定的印記。
二十世紀初西方學者費迪南德.萊辛(Ferdinand Diederich Lessing)研究雍和宮的器物都以青銅(bronze)稱呼,其實黃銅(brass)才是清代製作器物的主流。 不只是西洋人對雍和宮器物認識不清,連金梁對雍和宮之黃銅、鍍金器物描述也不多。 筆者發現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末清宮製作銅器的知識已形成斷裂的現象。幸虧清宮留下來大量的《匠作則例》可以還原到十八世紀工匠的技術,如姜亞沙等主編,《清代宮苑則例匯編》、王世襄編著,《清代匠作則例彙編》。過去,西洋傳教士的技藝影響宮廷已經有許多學者討論過,譬如繪畫、琺瑯、西洋鐘錶等,對西藏工藝影響的研究較少。
羅文華《龍袍與袈裟:清宮藏傳佛教文化考察》一書的第五節清宮藏傳佛教造像,討論清宮造佛受到西藏影響,並指出章嘉國師對於造佛像的貢獻,特別是梵銅琍瑪(藏文中銅質統稱li ma)的分類和製造。章嘉國師還參與法器、佛像加工的工藝流程之中。《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載:「他只要用手觸摸一下,就能查知佛像等物品製作的好壞,區別出是用印度的還是用西藏的新舊銅料製作的,對唐喀的圖像的好壞也有很強的鑒別能力。」 此外,清朝有許多轉世活佛稱為呼圖克圖駐錫北京,稱駐京喇嘛。乾隆皇帝常諭令他們辨別各種器物的年代、成分和製作的程序,阿旺班珠爾呼圖克圖、噶爾丹錫哷圖呼圖克圖、阿嘉呼圖克圖亦參與佛像和佛塔的製作。本書將利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以及《雍和宮滿文檔案譯編》等檔案,討論西藏、尼泊爾的工藝對宮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