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大學教育的苦水與期望

2023-11-12 06:30

? 人氣

筆者認為,在相對單純的校園內,師生各盡最大的善意,當可為雙方的座右銘。(資料照,林旻萱攝)

筆者認為,在相對單純的校園內,師生各盡最大的善意,當可為雙方的座右銘。(資料照,林旻萱攝)

人才為中興之本。國家更和諧與進步嗎?在專業方面,諸如無人機在戰場打智慧戰或護國神山需要優秀人才撐起一片天,大學教育日趨重要。我國培育了怎樣的未來主人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昨,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發布「大學教授眼中的大學生」民調,結果包括七成五認為大學生能力除數位能力其餘均比十年前差、七成二認為學生對未來茫然而不知道學習的意義、七成四認為若要求認真或嚴格評分則學生對老師評鑑較差、八成三認為學生上課玩手機等分心事、六成五認為學生報告剪貼網路資料。至於學生的想法,兩年前公佈的「大學生自我省思、理想與抱負調查」,顯示四成懷疑讀大學的價值、五成五專心學習課業而一成九努力打工賺錢、畢業後三成二進修而遠低於十年前的五成六。

筆者授課注意到陸生上課認真,也踴躍發言與勤寫報告,相對地,本地生需要加油。

對於師生的民調,首先,大學需加強「全人教育」,亦即,除了專業知識外,大學老師能儘量輔導生活經驗。台灣中小教育細膩規劃,到了大學有點「猛然放手」。但教育的意義、獨立思考或嘗試錯誤、戀愛的虛實等,老師均可幫忙終生學習的生活與品德,亦即,儘量超越經師而達人師。近年來,學生在吃苦耐勞或兩性關係等方面,遭嫌草莓族或隨便等,大學老師在專業授課之外,當可多多少少身教與言教。年輕學子還在青春反抗期,家長難為,老師尚可發揮。

其次,大學教育很可「翻轉人生」,包括身心成長、家庭經濟。大學生的一技之長幫助跨入工作的門檻,專心學習課業應比打工賺錢重要。學校中各式師生與社團,助益發掘與培育自己興趣,也學得不易受騙的理財智識。校園比較單純,可結交一些終身好友。至於進修?則依個案而定,包括立即進修或先工作而後調整進修方向。人生或教育的意義靠自己創造,願景更是,這是專業之外重要的學習。

第三,善用而非誤用人工智慧AI。例如,語言翻譯機越來越好用,但學習外語不但增加自己文化素養,也促進腦袋靈活度。運用人工智慧方式答卷或當作業,固然有助於成績,但自己真正學到甚麼呢?學習的意義何在?青春時期正是學習力與創意豐盛期,怎不善用呢?

第四,學生評鑑老師。老師當具心胸受評,只是,學生成熟到足以評鑑老師嗎?評鑑結果的解讀要慎重。如上述的全人教育可能讓部份學生不爽,包括上課不能玩手機等而對老師不滿。學生可能血氣方剛而不思長期,老師的教導可能遭誤解;二十年後回顧,學生會怎麼看待老師嗎?

社會日趨複雜,教育也有微妙眉角;媒體提到師生各有苦水或「害群之馬」,包括狼師、施暴老師的學生。德哲康德說善意是無條件的,在相對單純的校園內,師生各盡最大的善意,當可為雙方的座右銘。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師生互勉啦。

*作者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