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國式」是在全民調中加計「政黨比例」,這是源自於德國國會選舉採用「聯立制」,由政黨票得票比例決定國會席次的分配,其精神是以政黨比例代表制為主。但是我國的總統不是由政黨比例代表制產生,而是由取得相對多數的單一候選人勝出,總統得票率與不分區政黨票得票率往往會產生相當的落差。以上屆總統與立委選舉為例,蔡英文得票率為57.13%,民進黨不分區政黨票得票率僅33.98%。因此,把用於產生不分區立委的政黨比例(或政黨支持度),納入以個人支持度為主的總統候選人產生方式中,根本邏輯不通。
候友宜挾造勢與韓王拉抬民調,國民黨中央放任仇柯言論?
現今國民黨的政黨支持度在各項民調中,同樣在三黨鼎立中,均低於40%;而國民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的民意支持度,在各項總統民調結果中,更始終低於其政黨支持度,且常在藍綠白總統候選人三強中墊底,這就是侯友宜競選辦公室和國民黨中央黨部一直不敢正視的問題。
亦即侯友宜作為總統候選人的實力不足撐起國民黨,扮演帶領小雞贏得過半立委席次的母雞!因此侯在迄今藍白所提的各種「藍白合」推選總統的方式中,一直不願意接受最能夠反應總統候選人實力的「全民調」方式,反而一直想要依靠傳統的動員力量與長期積累的政治實力來進行一場穩操勝券的比賽,甚至惡意傳播「柯文哲說變就變,以小吃大」的仇柯言論,這種「泱泱大黨」以大欺小硬拗的封建姿態,又如何讓人心服口服?
候友宜國政論述能力,將讓賴清德以逸待勞
選民選總統通常在評估總統候選人的能力和溝通力,如果國政理解能力不足,當選後只能任由幕僚擺布,將會是國家的禍害。如果論述能力不足,縱使勉強「候柯配」,候友宜也會在總統辯論時,被賴清德打趴在地上,何況總統候選人辯論時無法攜帶保姆上場。因此,總統選舉是選人重於選黨,尤其中間選民更是如此。如果要選黨,民進黨支持度最高,賴清德就直接宣布當選就行,但顯然不是如此。選人不選黨的中間選民是2024大選最重要的推手,請國民黨要尊重中間選民的真實民意,也請國民黨不要誇大民調的缺點,自己使用民調,卻又污衊民調,反而採用自己從來不用或者早已廢棄的方式,這種操作手法只會被中間選民看不起。
國民黨只想打贏柯文哲,若硬拗「候柯配」可能三輸
2024年大選已經浮現的一種民意趨向,就是在2020年投票給蔡英文的中間選民不滿代表民進黨新潮流參選的賴清德,要改投票給在野黨,我們期待國民黨不要辜負中間選民的意志,逆民意順黨意,只想贏柯文哲,卻將「下架民進黨」的戰略目標視為次要。根本違背以「最後贏得明年總統大選」的思維目的,這樣以大欺小硬拗「候柯配」的正副總統候選人,真的能贏得明年一月的總統大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