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學家 Christopher Ruhm 首次獲得:經濟衰退和健康之間可能有正面關聯研究結果時,他認為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但隨著使用更多新的統計方法,持續不斷地驗證,他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後來在許多國家中也陸續發現相同情形,因而顛覆了早期的相關研究結論。
Christopher Ruhm 是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在 1996 年至 1997 年,他曾擔任前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經濟顧問委員會的高級經濟學家,主要負責健康政策、老齡化和勞動力市場問題,他目前是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的副主編。
2016 年 11 月,他在 Health Economics 發表了一篇「Health Effects of Economic Crises」的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當經濟景氣不佳時,人們實際上在生理健康方面表現得更好。與普遍看法相反,該研究發現,當人們對個人財務和就業情況感到壓力時,他們會避免沉溺於飲酒和吸煙等不良嗜好。Ruhm 表示人們會試圖掌握他們可以掌握的生活部分。
我們在 11/19 的 Two Money Lovers Podcast 中,會簡單地分享文章的內容:死亡率具有順景氣(Procyclical)循環的現象。若將死亡原因分為兩大類:疾病死亡與外在原因死亡,研究發現當失業率增加,都有助於這兩種死亡率的下降。疾病死亡中的心血管疾病下降是影響最大的部分;而外在原因死亡的交通意外減少則是影響最大。
伴隨進一步分析還顯示,當經濟狀況變好時,吸煙和肥胖情況會增加,而運動活動減少,飲食變得較不健康。而自殺是唯一有明顯逆景氣(Countercyclical)循環特性的,但對全部外在原因死亡率變動影響有限。他最後得到一個結論:景氣改善時,心理較快樂但身體不健康;景氣衰退時,身體較健康但心裡不快樂。
根據 Christopher Ruhm 表示:經濟不景氣時,多數人工作時間減少,這減輕了工作壓力,可能有助於改善健康。這其實也呼應我們所提倡的輕鬆投資相符:單單追求「名義」所得上升,或單單追求投資打敗大盤,可能都未必是經濟人的理想決策。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洪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