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君悅夜會,國民黨支持者多認為屈辱,一般大眾則感有如一場鬧劇。但其實,如此赤裸直接的協商與破局,恰展現出侯友宜具有一個半總統制國家領袖的風範,能夠有堅持又有忍讓地處理權力協商的問題。更進一步的說,還拆解了未來面對分裂國會無多數的施政困境。
台灣憲政實務長年把半總統制搞成強人政治,毫不尊重97憲改(第四次修憲)後,權力共享的總統-內閣-國會制衡設計,造成蔡政府看起來是多數,施政仍卡關,連自己舉辦司改、年金國是會議訴求的揭弊者保護專法、勞保改革,都在二任總統任期無所進展。台灣如同東歐後共國家,在強敵環伺、而既有憲法為內閣制的條件下,進入了半總統制,對外總統要處理二強間等距外交,對內又要處理複雜的總統、內閣、國會三角關係,以及尊重國會多數組閣,這並不是霸道總裁或急診醫生,靠速斷獨行就做得好。反而,在多方壓力下的談判節奏、有為有守、能夠調和鼎鼐又進退有據,才當得好台灣的總統。
在這近一個月藍白協商中,侯友宜完全展現出了憲政領袖的風範,也具有這些尋覓共識、誠信協商的特質,這種特質不但是賴清德、柯文哲顯然不具備的,甚至過去的民選總統,也無人能出其右。
侯友宜在這近一個月,表現出協商極節奏感
第一:1118民調專家夜會後,得不出共識,但民眾黨已經開始有民調專家不簽名、因為變異值(數)所以誤差範圍有不同、民眾黨內有雜音…等等變數,當藍營黨、公職紛紛提出各種辯護、回擊,但在1123以前,侯友宜只是表達溝通大門仍然開啟、理解柯主席的壓力。這並非是軟弱,而是談判時程還未允許侯提出進一步解方。
第二:1123侯辦召開記者會,提出再次派民調專家2:2,以及重新檢視被擱置的三份民調等解方。這是關鍵,顯現出侯卓越的政治談判能力。當原先協商很難往下走,雙方合作瀕臨破裂時,最好的方式是,由一方仿造當初協商的精神再拋提議,此時若另一方同意,就形同換約,協議可以繼續往下走。這正是侯友宜作的,相較於柯文哲不斷在鬆動原先共識基礎,侯展現了不凡風範。
第三:1124君悅夜會,或許有支持者困惑,何必對哪裡會面如此堅持。事實上,1115兩黨協商共識此時已經搖搖欲墜了,倘若再與第三方(郭台銘)談判形成新約,若此約完全無法與原先兩黨共識吻合,這不只是兩黨合作基礎破裂,還失信於民。因此,談是可以談,但一定要所有1115當事人一起談,這也是馬前總統「我是見證人,原則任不發言」;以及對郭的問題,侯定調郭身分也是見證人的深意──或許兩黨共識無法走下去,但誠信不可毀棄。
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是有支持者會說,即便這樣又如何,反正還是破局了。但是侯友宜的有為有守,在這一刻就已經發揮了領導力。破局後,柯不死心,在1127飛碟午餐受訪仍說,立委選舉可以合作。但這一點其實在1115共識白紙黑字、柯文哲簽名,寫得非常清楚:藍白合成局後組成競選委員會,才會有分區立委合作的問題。必須要感謝侯友宜整個談判過程節奏進退有據,國民黨才能團隊作戰,要求黨籍立委不可以接受柯文哲站台輔選。
未來侯當選,面臨的也很有可能是分裂的國會,無一黨過半,到時候要組織施政團隊、成立聯合政府,實在是困難重重。但侯在藍白協商一役表現出的憲政領袖風範,以及政治協商能力,向全民展現侯友宜是目前最適合的總統候選人。到時真的不得已,若由國民黨組成少數政府,人民也會知道,首先失信於民的,不是國民黨、也不是侯友宜。若沒有合作必要的誠信,用華麗口號凹來的絕不是權力共享,亦非人民之福。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