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駐中國商會秘書長:「去風險」是為了「黑天鵝」未雨綢繆

2023-12-08 09:38

? 人氣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論壇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登場。 (美聯社)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論壇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登場。 (美聯社)

歐盟領導人赴北京參加歐中峰會,經貿關係以及經貿摩擦是主要議題。作為在華歐洲企業的代表,歐盟駐中國商會如何看待當前的歐中經貿關係?歐盟官方的「對華去風險」是否會損害這一關係?德國之聲就此專訪了商會秘書長唐亞東(Adam Dunnett)。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經貿問題是本屆歐中峰會的焦點

德國之聲: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中峰會前曾經說,中國經濟的產能過剩會向國外輸出,並且也會導致歐盟的市場被扭曲。您是否認同馮德萊恩的這種觀點?

唐亞東:我們首先要看歐中經濟的整體情況。他們分別是對方的第一大或者第二大外貿伙伴。過去幾十年來,歐中兩大經濟體都極大地收益於這一經貿關係。它當然始終面臨著一些挑戰,但是最近幾年來,我們注意到中國對歐洲的出口顯著上升了20%~30%,而與此同時歐洲對中國的出口卻只是基本持平,小幅成長3%。這就造成了歐中貿易逆差急劇擴大。我們看到中國向歐洲增加出口電池、化工制品、電動汽車等產品。我們認為最為關鍵之處在於確保歐中經貿關係具備可持續性,讓其運作符合自由市場原則。這也是近來歐洲方面許多人擔心市場關係遭扭曲、關注中國出口產品不斷增加的原因。

德國之聲:不久前,您的同事、歐盟駐中國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也說,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產能過剩尤其令人擔心。而您剛剛也在強調:歐中經貿關係近年來呈現出了不同於以往的趨勢。許多分析人士都指出,中國的產能過剩往往是因為政府運用了巨額補貼等干預市場的手段,但同時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電動車、綠色能源領域,歐洲同樣也有巨額補貼。雙方的政府補貼行為,是否可以放在一起比較?

唐亞東:政府補貼行為不是什麼新鮮事,全球所有經濟體都會運用這種手段來扶持新興科技的研發。我認為,補貼行為也要講究可持續性,關鍵在於讓既有產業有時間來適應、支持新技術的發展,還要讓補貼行為公平公正。其實,不少在中國投資的歐洲企業也能獲得中國政府提供的各種補貼,但並不總是如此,還有許多歐企沒法像其中國競爭者一樣獲得北京方面的同等補貼。所以我們認為補貼的關鍵在於對所有企業、所有投資者都透明、公平,還有一點則是補貼新產業不應對傳統產業造成太大傷害,要避免後者崩潰。

德國之聲:幾個月前,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訪問中國時曾經說,那些獲取了中國政府補貼的歐洲車企,也會遭到歐盟針對中國產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您如何看待這一表態?

唐亞東:歐盟方面還在調查中。當一個經濟體發現某一貿易領域發生劇變時,想要調查原因,這總是合理的。我想再次強調:歐中貿易關係對我們雙方都至關重要,必須要避免其中一方因為無法解決某些本有機會解決的爭端而采取強烈手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