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2021年宣布在台灣開設代表處後,中國隨即採取經貿脅迫作為,包括透過使用立陶宛所產零件的德國企業,施壓立陶宛改變主意。斯洛伐克智庫「中歐亞洲研究所」執行長師馬杰8日表示,直接出口較低的供應鏈國家具有高度間接貿易風險,意即會更加脆弱。
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VC)在台辦事處8日於捷克在台中心舉行座談,邀請師馬杰(Matej Šimalčík)談論相互依賴的經貿關係中,與中國往來的風險。中歐亞洲研究所(CEIAS)3月發布此議題的相關報告,師馬杰是作者之一,內容指出中國施壓德國公司,意在讓立陶宛雷射、汽車產業受挫。
根據報告,立陶宛和中國直接雙邊貿易占比僅約1.1%,但對中國的最終需求暴露(final demand exposure)約3.9%,「立陶宛出口至中國的商品占很小部分,可是考量供應鏈活動時,數字就增加,許多立陶宛商品經由德國出口到中國」。報告直言,當中國對供應鏈採取不利行為時,立陶宛處於高度脆弱狀態。
「這已是長期問題,我們過去數十年間,看到在(歐洲)地區的實際風險已上升」,師馬杰在8日座談中坦言,這類風險難以控管,因為不可能去管理身為夥伴,同時又對中國出口的供應鏈國家,而這常牽涉貿易武器化問題。他還說,隨著中國的改變,另有市場風險。
對供應鏈帶來間接風險
師馬杰以汽車業為例,表示該產業為許多歐洲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不少,可是中國生產能力明顯提升,意味中國消費者對中國產製汽車的需求會增加,對外國產製汽車的需求減少,這也能解讀許多國家會生產針對中國市場的中間商品(intermediate goods)。
師馬杰稱,所以間接風險顯而易見,也是最終商品依賴銷往中國的負面影響。另外,中國在他國投資的基礎建設計畫也是問題之一,像是中國華信能源(CEFC)曾想收購J&T金融集團捷克公司50%股權,最後被捷克國家銀行拒絕,原因是CEFC未提供有效的資金來源資訊。
J&T是總部設於斯洛伐克的跨國公司,經營私人股權投資和銀行產業為主。師馬杰直言,從CEFC的例子來看,公司股東結構也是一大問題。《南華早報》2018年揭露,CEFC已由中國上海市政府控制的上海國盛集團接手,而擁有CEFC歐洲公司的CEFC上海子公司49%股份被中國國有的中信集團(CITIC)收購。
師馬杰指出,補助也是問題之一,因為中國政府補助中國公司,使其標價比其他歐洲競爭者低,而補助對中國及其企業贏得他國基礎建設標案相當重要。此外,中國在他國參與的建設計畫仰賴「進口」中國勞工,此舉引發勞權問題,其中塞爾維亞更與中國簽約,准予到其境內的中國勞工不受當地勞動法規保障。
公私合作促進資訊流通
針對中國經貿脅迫風險,師馬杰說,現在已有審核外國直接投資,並建議可讓透明度武器化,即揭露主權風險、金流、合約內容等資訊、提升吹哨者保護機制,以揭發脅迫行為、立法反對對公眾參與提策略性訴訟(SLAPP),還有支持教育、研究及新聞媒體。
「當要與中國有健康的經濟關係,我想很明顯要以曝光方式來引導雙邊貿易接觸」,師馬杰強調,公私合作是可行方法,這樣會有資訊流動,且雙方了解問題所在時,能就反對持續策略時做出回應,並稱日本就是這麼做,「日本政府數年來向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公司說明更廣泛的國家利益及安全概念」。
師馬杰認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公司應制定應對突發事件的計畫,因為就算在一開始示警,若沒有相關計畫,當事情發生時,受影響的比例會比預期中的還要大。他坦言,歐洲尚無談論中國對其依賴的部分,認為在中國的公司難以抽身,且對這些企業而言,把部分計畫移回本國是較容易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