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第一夫人歐蓮娜.澤倫斯基(Olena Zelenska)日前向各界發出求援,如果西方國家不繼續提供財政援助,烏克蘭人將處於被遺棄等死的「致命危險」。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也趕往美國國會山莊會見兩黨領袖,懇請國會通過加強軍援烏克蘭法案,但因共和黨反對而碰壁。原來堅強的民主同盟,在財政壓力之前還是那麼不堪一擊,說好的山盟海誓,說好的支持烏克蘭奮戰到底,終究敵不過現實環境,美國財政捉襟見肘,又有何能力再向俄烏戰爭這個無底洞填補自己的家產呢?
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造成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 引發戰爭的背景緣由眾多,包括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當地實施的烏克蘭化、去俄羅斯化政策、境內俄裔俄羅斯民族主義所致國族認同分裂、「北約東擴」引發俄羅斯的不安全感、俄羅斯試圖在前蘇聯地區重建影響力和俄羅斯的擴張主義傳統等。
烏克蘭自 1991 年獨立以來隨著蘇聯解體逐漸轉向西方——歐盟和北約。普京立志想要扭轉這一局面,他聲稱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同一個民族,「烏克蘭從來沒有真正的國家傳統」,一句話否認了烏克蘭的歷史。俄羅斯曾經表示,一個「中立、非軍事化」的烏克蘭將擁有自己的陸軍和海軍,類似於同為歐盟成員國的奧地利或瑞典。不過隨著戰爭的拖延,雙方死傷人數超過百萬,烏克蘭人曾提出用中立換取盟友的安全保證,但普京認為和談走到了盡頭,必須把烏克蘭重新拉回俄羅斯勢力範圍並遠離西方,終結烏克蘭的現狀。
如今烏克蘭的命運猶如風中殘燭,很可能一夕之間土崩瓦解,自從去年1月烏克蘭局勢惡化以來,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就不定期公布「烏克蘭援助追蹤」報告,統計40個國家和歐盟承諾給烏克蘭軍事、財務和人道援助的金額。其中,歐盟原本打算提供烏克蘭50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7000萬元)援助,缺因親俄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卡關遲遲沒有通過;美國也因共和黨抵制尚未批准援烏法案;西方援烏前景不明,讓烏克蘭備感焦慮。
另外,根據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發布的最新報告,今(2023)年8月到10月各國承諾援助烏克蘭21億歐元(約新台幣700億元),較去(2022)年同期大減近9成,達去年2月戰爭爆發以來的最低點,持續提供援助的僅剩美國、德國、北歐和東歐國家。世界各國對於援助烏克蘭的熱情已經消退大半以上,軍援不到、彈藥缺乏,烏克蘭士兵就只能等死或投降,烏克蘭若戰敗投降,整個烏克蘭都將被併入俄羅斯,這與當初澤倫斯基熱血彭湃誓言打敗俄羅斯的結果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