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本部校區位於臺北士林區。12月中的一天我慕名來此參觀。
學校大門處設有安保人員,主要是檢查出入的車輛是否有許可,對行人包括遊客卻沒有限制。這一點東吳大學和西方而不是大陸更為接近。我前段時間回大陸探親,進入大學校園包括我的母校都不得而入。進門要「掃臉」,像我這種「沒臉」的遊客,一次次被「打臉」。
看到東吳大學的校名牌匾,其英文名稱立刻引起我的註意與好奇。東吳大學的英文名字是 Soochow University,直接的翻譯應該是「蘇州大學」。
東吳大學名字裏的東吳為什麽不用漢字的發音拼寫成 Dongwu 呢?東吳大學為什麽英文叫成蘇州(Soochow)大學呢?既然學校辦在蘇州,卻為什麽叫東吳大學呢?蘇州為什麽不是拼寫為Suzhou 而是拼寫為Soochow呢?
先說蘇州為何拼寫為Soochow。這裏使用的是威氏拼音法,全稱叫威妥瑪拼音法(Wade–Giles),由英國人創造。
威氏拼音法使用羅馬字母為漢字註音,是20世紀中文的主要音譯繫統。英文中許多有關中國元素或概念的詞匯均來自威氏拼音,如功夫Kungfu,太極Taichi,易經I-Ching等,至今仍在使用。
用威氏拼音法拼寫的其他人名、地名或校名的例子也不少,如孫逸仙 Sun Yat-sen,宋慶齡Soong Ching-ling,臺北 Taipei,臺東 Taitung,臺中 Taitchung,國立清華大學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等等。
東吳大學註冊成立於1900年,那時還沒有大陸學者發明的漢語拼寫體繫,只能使用威氏拼音法,將蘇州拼寫為Soochow 是再自然不過了,而不可能使用Suzhou這樣的拼音字母。東吳大學成立時,漢語拼寫體繫還遠沒有存在呢。
威氏拼音法照顧到了英語使用者的發音習慣,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點。一旦熟悉了威氏拼音法,說英語的人能夠比較容易地讀出羅馬字母組合起來的發音,近似漢字原先的讀音。不過威氏拼音法有其弊端和短闆,在大陸逐漸被漢語拼音體繫所替代,這是後話。
據東吳大學校史和歴史資料顯示,東吳大學最初在蘇州成立時僅有中文名字,併沒有英文名字。
至於說為什麽這所在蘇州開辦的大學從一開始就叫東吳大學而不是蘇州大學,原因應該和中國歴史、地理有關。三國時期的孫吳,曹魏,蜀漢呈三足鼎立之勢。吳國所統治地區位居於三國之東,其疆域在江淮以南、三峽以東,故稱之為東吳。
1900年美國基督教會在華興辦教育,協助在蘇州創建了一所教會大學,起名字為「東吳大學堂”。學校設有文理,醫學和神學三科,是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繫創建的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學校之所以用東吳命名是因為蘇州在古代屬東吳之地。清朝當時的兩江總督在致函美國駐上海總領事的信中稱學校的成立,「必可嘉惠東吳士子」。可見使用「東吳」的名稱是中美雙方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