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省思台韓的半導體與核能

2023-12-27 05:50

? 人氣

核能一號機自 1977年 11 月 16 日併聯發電則一直順利運轉,毫無意外。(呂紹煒攝)

核能一號機自 1977年 11 月 16 日併聯發電則一直順利運轉,毫無意外。(呂紹煒攝)

十二月中抵台參與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的哈佛AI專家孔祥重教授,在二十年前提到,1950年代,清大與交大在台復校時,前者看好而「押注」核能,後者則半導體。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核能或因經濟與事故,有時受寵與有時受阻,國人誤解又多,弄得當前清大原子科學院叫苦連天。對照地,交大半導體學院則氣勢如虹。社會現實例子呢?我國核能奄奄一息,但台灣是「晶片王國」,每年出貨量超過全球一半。

倒帶歷史,請聽台電核能火力發電工程處沈昌華處長的回憶:「1977 年初,比我國核能計畫稍晚起步的韓國古里電廠宣稱即將發電,孫運璿部長曾對我說總統很著急,問我金山計畫可否提前,我當時報告孫先生最後階段必須澈底檢查,整個原子爐系統必須全面清洗,一點都不能馬虎,我只能盡力一步步做,搶時間是有所礙難,孫先生聽了很諒解,不過離去時表情凝重。結果,韓國古里電廠比我們核能一號機提早了半年發電,可是運轉不到一個月就被迫停下來各處檢修,而我們核能一號機自 1977年 11 月 16 日併聯發電則一直順利運轉,毫無意外。」

我國核能發展有好的開始,但好景不長,例如,在1984年,台灣與韓國每年發電度數均約530億度,而台灣平均國民所得為韓國兩倍。後來,台灣反核政黨聯手環團,只知害怕意外而不解「核能可控制、核廢可處理」(美前能源部長朱棣文語),韓國逐漸勝出。2009年,韓國競標比價勝過美法等世界老牌核電出口國,贏得阿聯酋價值兩百億美元的四座核電機組合同。

2011年,李家同教授在〈南韓能輸出核電廠,台灣呢?〉受訪文中說,南韓是第六個輸出核能電廠的國家,他將南韓輸出核能電廠的消息告訴清大上課的學生,全體鴉雀無聲,從他們的嚴肅表情看來,可以想見內心的沉痛,他結論,落後南韓如此之多,國恥也。

若李家同聞悉今天的發展,大概會暈倒:本月中,韓國總統與荷蘭總理簽署核能合作諒解備忘錄,內容包括韓國水力核電公司在荷蘭 Borssele 核電廠建造兩座反應器可行性研究;韓國已搶灘先進國的核電廠。

就在七十年前,1953年12月,美國艾森豪總統在聯合國提出「原子和平用途(Atoms for Peace)」:「我在軍事生涯中度過了大半生,寧願永遠不要使用原子能戰爭的語言」。於是,美國和友邦的學校、醫院和研究機構出現相關設備。例如,我國1958年在清大設立研究原子反應爐,韓國則晚四年。

台韓同在1970年代開始發展半導體,今天,台灣勝出。也約同時核能起步,為何台灣慘輸呢?因無知政客的意識形態掐死科學。大選將至,期待國民選出優質公僕以扭轉乾坤;半導體行,為何核能不行?

*作者為科學月刊社前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