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洋觀點:光明與黑暗—撕除排燈節傳統成為印度缺乏環保意識的污名化標籤

2024-01-16 07:10

? 人氣

排燈節使印度的空氣品質指標攀升至指數最高的第六級,汙染程度甚至高達全球安全門檻的十倍以上,引發國際媒體關注。(資料照,美聯社)

排燈節使印度的空氣品質指標攀升至指數最高的第六級,汙染程度甚至高達全球安全門檻的十倍以上,引發國際媒體關注。(資料照,美聯社)

去(2023)年,印度獲得一項頗具爭議性的金氏世界紀錄。官方11月11日於北方邦阿約提亞(Ayodhya)薩拉育河(river Saryu)畔舉辦的排燈節點燃超過兩百二十萬盞陶燈(2022年約一百五十萬盞)。根據當地大學統計,包括大學生在內約有兩萬四千名志工投入此項金氏世界紀錄的申請作業。在由公證人員確認陶燈數量後,將證書頒發給北方邦首席省長人選:「瑜伽士」阿蒂提亞特納(Yogi Adityanath)。然而,這場節慶活動卻也使印度的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攀升至指數最高的第六級,汙染程度甚至高達全球安全門檻的十倍以上,引發國際媒體關注。在印度擴大規模舉辦這場象徵光明一方獲勝,慶祝羅摩(King Rama)擊敗拉瓦那(Ravana)的宗教與文化盛典之際,西方世界更擔憂的是印度會將全球環境保護推向黑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無論是以排燈節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或是在COP28扮演為極端氣候影響的南方弱國發聲的角色(相關報導:陳偉華觀點:吹響COP28主旋律─印度以氣候話語權鞏固在新興經濟體領導地位),都彰顯出印度不迴避被國際視為弱項的環保議題,同時爭取能讓自己與盟友取得發言權的機會。筆者認為,在撻伐印度缺乏環保意識之前,首先要釐清其身為殖民主義受害者的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自然資源在英國殖民者統治之後隨之遭到剝削與破壞。許多農人為繳納稅金,滿足生活所需,放棄自己原先所種植的農作物,而改種英國主流的商業作物,包括棉花、茶葉等。印度裔作家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也曾在其小說作品中書寫印度人的「異化」經驗,《同名之人》(The Namesake)女主角愛希瑪在相親時被要求背誦英國詩人渥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的詩作〈水仙〉(“Daffodils”),象徵英國殖民者帶來的影響。

而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印度曾試圖效法蘇聯,要利用河流做為電力來源。後來,尼赫魯(Pandit Jawaharlal Nehru)不僅致力於水壩的建造,許多知識份子奉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推行的「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整合計畫為圭臬,以其為治水方針。美國雖然沒有直接殖民印度,但在這樣政策親美的意識形態主導之下,印度也淪為文化殖民的受害者,除了以西方觀點來自我審視,也容易致使過去在處理環保問題時,西方中心主義思維總是能順理成章加以批評。2014年,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與美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會面時,兩人論及氣候變遷與環保議題時,歐巴馬侃侃而談整治芝加哥河的成功案例,莫迪回應以「那正是我想要的恆河」(“That’s exactly what I want for the Ganga”)。時至今日,在西方世界主導之下,印度仍難撕除缺乏環保意識的標籤,所以能在COP28中發聲實屬不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