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莫菲定律」就是,心中越是憂心忡忡的事情,就會越容易會發生。2024總統和立委大選揭曉,不論綠藍白任一方當選,都將會成為「少數總統」,以及三黨不過半的「懸峙國會」。總統當選人歡天喜地慶祝勝選後,台灣政局空轉的悲劇又將再度上演?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政令能出總統府?
少數派執政,俗稱「朝小野大」,第一次出現在陳水扁政府,498萬票的得票率未過4成,阿扁聲稱要當「全民總統」,找了國民黨的將領唐飛接任行政院長,據說背後有美國下指導棋,但唐飛只幹了109天就下台。後來,扁執政八年換了六個行政院長,屁股還沒坐熱就走人,政令出不了總統府,政策和法案進入立法院就卡關,後期扁捲入多起貪腐弊案,還爆發了紅衫軍倒扁運動,最終綠營敗選黯然下台。
第二次的少數政府,則出現在馬英九政府後期,因政黨輪替的過渡時間差而產生。從2016年2月1日至到5月20日期間,新立委們上任進入國會開議,但新總統蔡英文還未就職。馬英九政府進入看守政府,民進黨拒絕提前組閣,時任閣揆毛治國堅辭不留任,退而求其次由副閣揆張善政緊急救火,意外獲得新國會的高度肯定。
望西都,意躊躇:懸峙國會能運轉?
第三次可能發生在這次的2024年總統和立委大選,因為「分裂投票」,總統與立委的得票數不是正相關,民進黨可能贏得總統,卻變成國會少數。創下自2012年總統與國會合併選舉以來「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的首例。這次之所以出現分裂投票,因為過去八年來,台灣民眾對民進黨一黨獨大、驕橫傲慢,及完全執政的強烈不滿,民眾認為需要有在野勢力的強力監督制衡。
其實,蔡英文早已預見可能「朝小野大」的憲政危機,遂在2023年雙十國慶演說拋出橄欖枝,表示「選後邀在野黨會商」。但她釋出這個善意為時已晚,因為執政八年來朝野關係不睦,幾近水火不容,強勢閣揆蘇貞昌在國會殿堂上,公然辱罵在野黨立委「袂見笑」,蔡英文從未跟在野黨領袖會面溝通——諸此種種的惡果,恐將由接棒的賴清德概括承受,面對在野黨要「加倍奉還」,必將嘗盡苦頭。
除此之外,賴清德本身剛愎自負的部落主義性格。選舉期間,賴清德援引「魔鏡說」指對手侯友宜、柯文哲是「親中政權」,對於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中與中國對台祭出的貿易壁壘調查,惡意連結為「裡應外合」。賴清德還說,「在野國會席次過半,台灣門戶必然洞開」,藉此暗指他們都是中共同路人。這已不只是賣「芒果乾」(亡國感),而是以副總統的身分,蓄意「造謠」,成了利用仇恨動員,撕裂族群的「陳水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