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終於落幕,一如選前主要媒體封關民調與多數專家預測,民進黨的賴清德以40%的得票率(558萬餘票)小勝侯友宜(33.5%得票率,467萬餘票),打破自陳水扁執政以來,政黨輪替的八年魔咒。這樣的結果雖然不令人意外,卻讓台灣六成希望下架民進黨的選民感到失望,也對台灣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感到憂慮,甚至開始擔心兩岸局勢是否可能進一步惡化,最後不得不走向終須一戰的末日場景。
民眾黨的選情雖然未因藍營在選前積極操作的棄保而崩盤,但所期待的年輕與中間選民選票顯然也未完全發揮效應,最終得票率為26.5%(359萬餘票),再加上 獲得22%的政黨票,取得8席不分區立委。雖然未能一舉翻轉藍綠,取得大位,但這已經是除了宋楚瑜以無黨籍身分參選2000年總統的36.84%得票率(466萬餘票),以及親民黨2001年46席立委(總席次的20.4%)、2004年34席立委(總席次的15.1%)外,藍綠兩黨以外政黨的最佳得票記錄。
因此,柯文哲與民眾黨不必懷憂喪志,而應該將此次選舉結果視為啟動第三勢力民主工程的開端。宋楚瑜及親民黨雖曾引領風騷於一時,但畢竟與國民黨系出同門,彼此間有著千絲萬綠的羈絆與牽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只有柯文哲領導的民眾黨,無論從政黨歷史、意識形態與支持者屬性各個角度觀察,才是真正超脫藍綠的第三勢力,其崛起自然具有台灣民主政治發展上的重要意義。
自從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啟動民主化的進程以來,台灣政治表面上看起來逐步邁向多元民主,實則長期處於藍綠兩黨輪流的政治壟斷。真正的政黨輪替絕非是以人為的選舉制度安排,迫使絕大多數選民只能在藍綠兩大政黨間做選擇,而應該是要建立一種更為開放、限制更少的選舉制度,讓選民可以藉由選票表達與實踐個人選擇政黨的自由意志。
我們不妨將國民黨與民進黨比喻為兩隻刺蝟,彼此看似劍拔弩張,水火不容,難以合作共存,但實際上當兩黨感受到共同的生存威脅時,他們也是可以將刺收攏,彼此團抱取暖的。回顧在台灣民主化初期,宋楚瑜因為李登輝操作凍省,企圖終結其政治生命,憤而出走。如果2000年總統大選前夕沒有爆出「興票案」,「好運」的極有可能是宋楚瑜而非陳水扁,宋將成功上演「王子復仇記」,取回國民黨的主導權。宋在敗選後成立親民黨,在2001、2004兩次立委選舉中均取得亮眼的成績,2004年連宋配又僅以極小幅的差距敗在兩顆子彈之下,讓國民黨起了戒心。
國民黨接下來的作法大家都很清楚,不是透過協商讓親民黨回歸國民黨或是正式結盟,而是反過來與最主要的敵人民進黨合作推動修憲。因為藍綠兩黨在壟斷政黨輪替上,雙方有著共同的核心利益:國民黨不願看到親民黨繼續壯大,威脅到自己的生存,同時明白親民黨畢竟是從國民黨分裂出去的,只要有效削弱其實力,橘子內部必然會產生「西瓜效應」而逐步裂解。民進黨從阿扁兩次當選也對本身的政治實力有了信心,如果選情成為「三腳督」,少數得票也能執政,再次政黨輪替絕不是夢。因此,雙方一拍即合,聯手將立委席次減半,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設下形同「不可能任務」的超高修憲門檻,完成兩黨壟斷國家政治權利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