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60年歷史的金馬獎,始於1962年以「金門、馬祖」的名稱象徵電影人如戰士一般奮發向前,在這典禮中,各出色華人電影皆值得深入討論,本文將聚焦在入圍第六十屆金馬獎多項獎項的兩部作品《富都青年》與《周處除三害》。
兩部電影:碰觸華人社會議題
《富都青年》透過破舊的市場與高樓大廈的對比,呈現了不同族群在這城市中的交匯,劇中阿邦和阿迪兩兄弟的非法生存困境,突顯了馬來西亞的無籍勞工議題,阿邦的聽損身份和阿迪的賣假證件生計,以及社工佳恩和跨性別者Money姐的暖心幫助,深刻探討了社會底層人士的掙扎。《周處除三害》以真實事件與典故框架為基礎,圍繞著通緝犯陳桂林犯罪、追緝與自我救贖的過程,過程中陳桂林意外解救被惡勢力控制的程小美、並揭發了邪教組織。與《富都青年》一樣,本片透過真實而感人的情節,觸及了不同社會層面的問題,提供觀眾反思社會現象的契機。
兩部電影即便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情境,但都探討了社會上的不同階層人士所面臨的困境,碰觸華人社會中的勞工、跨性別、幫派、詐騙等社會多元問題,在隨著演員詮釋或情節設定感受情緒的同時,亦讓觀眾有機會反思著我們所處社會的各項課題。
兩位死刑犯:一樣與不一樣的死亡與重生
兩部電影中的主角最終都走向死刑的終點,這一命運的相似性表述了他們在不同社會背景下都逾越了社會制度的法令。不論兩人所處的社會情境為何、不論兩人是故意殺人或過失致死、不論兩人在原本的生活中有機會或沒有機會,最終都被劃入連結社會制度的死刑。死刑的安排並非突然的死亡,這樣的空間除了舒緩電影節奏,也騰出思考空間讓觀者不斷省思公平正義等各種議題,兩位主角在面對死亡都選擇以釋然的心態接受死亡,儘管或許內心承載著悔恨或遺憾,但他們或許已經領悟到人生的真諦,雖然無法彌補過去的錯誤,但他們透過死亡帶給社會更有意義的價值和一種重生的可能性。
儘管電影中的角色受限於劇情設定,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仍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即便現實與理想的公平正義仍存有差距,我們仍然能夠選擇不被絕望所選擇。面對生命的最後一刻,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然,阿邦因為沒有合法身分的存在,讓他沒有機會像別人一樣好好活著,但無辜的社工卻也沒有機會繼續好好活著,陳桂林殺害其他通緝犯,但這些通緝犯並未被繩之以法,甚至可說被以私刑被結束生命,也許我們跟著主角的軸線,會降低對於其他非電影主角的關注或同理,但若我們也試著去同理每個角色,會更加感受到生命的渺小與脆弱,也會感受到自身的無能為力或身不由己,當然,電影的角色受限於劇本的設定,所以我們要相信,真實人生在任何時候都還有機會,即便仍與理想的公平正義有所落差,但我們在某些時候仍然可以選擇、仍然可以試著不放棄的不被選擇。好比面對人生的最後一刻,陳桂林與阿邦都選擇釋然接受,也許帶著悔恨、也許帶著遺憾,但也許已感悟到人生的真諦。許多的錯誤無法彌補,但他們可以帶給社會更有意義的價值與重生。在我們思考電影中的各種價值和歸屬時,也能更全面地理解人生的複雜性以及生命中的各種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