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究人員發現,1979年事件仍影響台灣人的觀點,就算是當時尚未出生的台灣人也是。智庫「美台觀測站」(US-Taiwan Watch)編輯李可心(Jasmine Lee)指出:「今天在台灣內部產生的對美疑慮主要是關於美國放棄台灣的問題,這是合理的,因為我們以前曾被拋棄過」
1979年之後,美國在台海改採取「戰略模糊」政策,不明確承諾保衛台灣。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災難性撤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華府決定不派遣軍隊;2022年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引發中國強烈的軍事回應──根據民調以及中文媒體和網路平台上的討論,這些新聞事件對台灣公眾如何看待美國產生了明顯影響。
梅惠琳針對美國的政策澄清表示,儘管台灣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未能在烏克蘭問題上採取更多行動,導致台灣對美國的疑慮增加,但美國之所以對烏克蘭持保留態度,是為了「這樣我們才可以準備保衛台灣」。
然而,台灣人對美國的疑慮不僅是擔心被拋棄。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在2021年至2023年間的網路討論中,辨識出84個疑美論述。有人主張美國太弱,無法保衛遠在千里之外的台灣;有人認為美國是混亂的制造者;有人宣稱美國是反民主的「假朋友」。中國境外評論經常試圖炒作這些疑美論述。IORG研究人員表示,稱美國是「假朋友」的說法來自中國。
然而,這些批評也反映了台灣社會內部的焦慮。東吳大學社會學副教授潘欣欣指出,對自身命運難以掌握的不安全感和挫折感,已經融入了台灣的身份認同。自2021年以來的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反對派遣軍隊保護台灣。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有53%的共和黨人表示美國應該遠離全球事務。
「台灣沒有反美情緒,」潘欣欣說。「但對美國存在相當多的懷疑。」
希望美國能證明自身穩定可靠
《紐時》指出,台灣的疑美論者不僅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也從自身經歷中確認美國不可信。他們中包括一些在紐約的研究生,他們在疫情期間對美國混亂的防疫措施和反亞裔的偏見感到幻滅。還有一些與矽谷有關的工程師,他們擔心台灣晶片產業將因為在美國製造的壓力而遭到削弱。
這些人當中還包括像周艾米(Amy Chou,音譯)這樣的移民。周艾米是一位在舊金山經營餐廳的女性,本月返回台灣投票。與許多人一樣,她認為美國會在戰爭中幫助台灣,但她不確定,也不相信美國會考慮除了自己經濟利益之外的任何事情。
「美國人只是希望我們購買更多武器,」她在台南的一次造勢集會上說。「他們想要我們的錢,還想要我們的晶片……如果川普(Donald Trump)再次當選,情況會更糟。」
台灣已將2024年的軍事預算提高至GDP的2.5%,即190億美元。然而,分析師指出,台灣在轉向應對中國兩棲入侵所需的不對稱戰力方面進展緩慢。台灣社會的緊迫感相對較低。自2021年以來,台灣軍隊的志願役人數一直在下降,雖然社區層面的民防培訓有所改善,但仍不夠頻繁。
《紐時》指出,美國官員和分析人士經常對台灣的備戰狀況感到懊惱,但卻對台灣的疑美論述表現出相對較少的興趣。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上周在台北記者會被問及台灣大選期間的疑美輿論時,回答稱台灣的民主氛圍十分活躍,討論和辯論是在這樣的開放社會中自然而然的現象。
《紐時》指出,相對於讚譽之辭,島上的許多人希望美國就過去、當前的困境進行坦誠的反思,並從「模糊模糊」轉向「戰略清晰」。有人主張在台灣部署美國軍隊或裝備;與台灣交換情報、制定和公開共享計劃──長期承諾保護這座島嶼,它攸關美國主導全球秩序的勝敗。
「需要承諾並闡述,為何台灣對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潘欣欣表示,「我們需要知道美國的力量是穩定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