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扣柴扉久不開:「柔性政黨」被扼殺
然而,從2017年《政黨法》上路,硬是把台灣所有政黨「剛性化」。明文規定,任何政黨均以黨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黨員大會至少每兩年召開一次,同時需要二分之一以上的黨員或黨代表出席。如果連續四年未召開黨員大會或黨代表大會,經主管機關限期召開仍不召開;連續四年未依法推薦候選人參加公職人員選舉;備案後一年內未完成法人登記,則廢止其備案,也就是「滅黨」。
《政黨法》這項規定,就讓柯文哲原先的「柔性政黨」定位,轉眼成空,勢必要轉向如同國、民兩大黨那樣的「剛性政黨」。回顧台灣政黨史,只有之前新黨(1993至2002年)的黨章符合條件。即便是親民黨,也因為柔性政黨的組織不便於管理及黨務發展,也早在《政黨法》上路之前,就已經選擇了「剛性政黨」的組織形態,召開全代會並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有規範黨員登記跟黨紀處分。
因此,民眾黨後來在召開最高權力機關大會時,就只能是按照《政黨法》的規定,先行選舉黨代表,然後召開全代會並選出中央委員。這已經是「剛性政黨」的組織形態,不再允許「雙重黨籍」情形。否則,可能讓民眾黨也像新黨、親民黨那樣,步上泡沫化的末路。
春色滿園關不住:政黨搖擺又何妨
黃珊珊是藍白合過程中的「鷹派」,她不願民眾黨走上親民黨的泡沫之路,也應該知道民眾黨轉向剛性政黨,自己卻游走在白、橘兩黨之間。2022台北市長選戰,她不披民眾黨戰袍上陣,也沒加入民眾黨,令民眾黨支持者頗有微詞,據說蔡壁如曾三顧茅廬,力邀黃珊珊「入黨」,但遲遲未獲其首肯。更甚者,黃還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刻意隱藏其親民黨黨籍,這就難免引來「政治投機者」之譏。
所謂上行下效,柯文哲已是台灣最大的政治變色龍,有人指出,民眾黨若是甘作綠營側翼,2028年柯P就沒機會競逐大位。但是,從柯大選期間挾郭台銘耍弄國民黨,簽了藍白協議都可以有一籮筐理由反臉不認帳,未來立場左搖右擺,必然又會另有一套話術自圓其說,依然有受小草們追隨,成為大草原的本事和可能。
這場立院龍頭選舉,柯文哲指民眾黨要「團進團出」,誰跑票就開除他的黨籍,這道命令已展現「剛性政黨」色彩,背離了「柔性政黨」。向來以毛澤東為偶像的柯文哲,倘若堅持「柔性政黨」,又怎麼擔當「毛澤東2.0」的稱號?
一枝紅杏出牆來:預見國會「走馬燈」
柯文哲稱「黨進黨出」,民眾黨在立法院長選舉,目前有三個劇本:一是民眾黨願意跟國民黨形成「藍白合」,再討論雙方合作形式;二是白營自推人選,形成三足鼎立;第三套劇本是,白營轉向與綠營合作,甚至組成聯合內閣。目前看來,「綠白合」的可能性很小,否則會不利於對政府的監督和柯P之後的問鼎大位。
民眾黨真能成為「關鍵少數」?少數是必然,但關鍵則未必。民眾黨的立委席次畢竟只有八席,實力不足和藍綠叫板。柯文哲要國、民兩黨的競選者,「屈就」赴民眾黨團溝通。其高調喊出「國會聽證調查權」的改革主張,如果民眾黨人在政黨間都可政治劈腿,如何貫徹黨紀?新國會增加合縱連橫的變數,亦可預見將變成令人眼花撩亂的「走馬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