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過去,中國人口佔比也在下降,歷史上中國人口長期佔全球的三分之一,1820年佔37%,1950-1980年穩定在22%,但是2023年只佔17%。而按照聯合國的預測,從2023-2100年,中國總人口降幅最大,佔全球比例從17%下降到6.1%,而且是唯一大幅下降的人口大國。
人口變化的經濟後果?
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從年齡構成上看,16歲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從2022年的62%降至61.3%,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則從19.8%升至21.1%,老齡化趨勢進一步凸顯。
老齡化就像一個經濟體的慢性病,幹活的青壯年佔比越來越小,需要全社會供養的老年人佔比越來越多,造成養老金缺口擴大,社會負擔沉重,那麼年輕人自己生活已經不容易,就更不願意生孩子,再加上老年人相對不願消費,經濟活力減弱,社會陷入惡性循環。
評級機構穆迪在發給BBC中文的郵件中表示,預計中國的實際GDP成長率將從 2014-23 年間的平均 6.0% 放緩至2024年和2025年的4.0%;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等一系列結構性因素,以及房地產壓力和生產率成長緩慢,將推動潛在成長率進一步下降,到2030年降至 3.5% 左右。
易富賢則更為悲觀,他認為,2023年的出生只是1990年的三分之一,意味著中國的製造業將快速衰落。兒童佔比與居民消費率正相關;2023年的出生遠低於預期,意味著內需將持續低迷,經濟和就業不得不繼續依賴出口,急需改善對外關係。
「超乎預期的快速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意味著中國經濟下行並非週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不可逆的,中國將無力構建『國際新秩序』。」
但也專家表示,中國有時間和資源來管理勞動力的轉型。貝斯圖教授認為,中國與其他去工業化、轉向服務業的國家並無不同。人口的教育程度和技能越來越高,身體也越來越健康,他們希望從事其他工作,而不是在工廠或建築業工作。
「政府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在過去十年中對此進行了規劃,因此預計這種發展方向將繼續下去。」貝圖斯稱。
如何挽救生育率?
中國多年來的人口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備受爭議的「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該政策於1979年左右推出,旨在減緩人口成長。
違反規定的家庭被罰款,一些人還失去了工作,或被強制引產。由於一些地方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該政策還導致了性別比例失衡。
2016年,中國廢除了「獨生子女」政策,允許夫婦生育兩個孩子。2021年,當局將限制放寬到「三孩」。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還提供了稅收優惠、更好的孕產婦保健措施和其他激勵政策,試圖扭轉出生率的快速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