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幣風潮搶占新聞熱點,1/26由一則「文化幣可不可以買拍立得?」的新聞拉開序幕,隨即社群平台上又出現「文化幣買爆化妝品」的貼文引發熱烈討論。文化部的態度從一開始默不作聲,到表示不希望成年禮金發放對於藝文產業的永續發展被曲解。直至當晚,文化部大刀闊斧鎖定26個業者、五百多組email,並且嚴正表示將祭出大數據等5招,防止衍生弊端。一日內文化部態度大轉彎的動作讓大眾開始對於「成年禮金」有了更多關注。
文化部成年禮金的原型,始於2020年文化部因應新冠疫情對我國藝文市場所帶來的消費緊縮,為刺激民眾消費所提出的「藝放券」發放政策。當時藝放券的面額為600元、共200萬份、總預算為12億元,符合資格的國民即可登記抽獎,期盼為封閉兩年多的藝文市場提供立即性的消費誘因。隔年藝放券總數擴張至300萬份,除原先全民抽的方式外,另增加一種針對65歲以上、18歲以下的國民登記領取的方式,據文化部新聞稿所示當年為藝文市場帶來50-60億的產值。
而從「藝放券」改裝上路的「成年禮金」,也就是俗稱的「文化幣」,主要針對16-22歲青年為發放對象,主打「一生只領七次」常態化發放。113年文化部一口氣編列了近20億的預算,並且說明針對近年出版產業面臨閱讀式微、銷售市場低迷現況,文化部將成年禮金做為出版市場的強心針強勢出擊,並預估將帶給出版業增加近10億元年產值,但對於面臨寒冬的出版業者是否有實際上的幫助,恐怕還需要檢驗。
出版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並非一朝一夕所產生,然而大眾大多卻是從新冠疫情之後陸續倒閉的知名出版社的新聞中才了解到出版業的式微。事實上,據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介修於2021年發表的臺灣出版產業觀察中所示,早在2014年後台灣出版業即步入市場衰退期, 2018時出版業年產值在六年間更從360億下滑到180億,這種斷崖式衰頹並不只是反映短期消費市場的緊縮,更大的成分在於民眾對於紙本閱讀的習慣與喜好變遷對比出版商品的落差以及電子產品出現後對出版業者的產值下滑並且導致市場結構性的萎縮。因此,政府與其投入大筆預算在短期市場,更需要著重的是對出版業者產業轉型計畫的結構上輔導,不該治標而不治本。
現今實際藝文消費現況與文化部主力培養消費力的年齡層明顯不符,參考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做為藝放券發放第三年成果,當年度15-19歲只有四成參與者付費,是所有年齡層中唯一參與者付費率下降的族群,參與率或參與者付費率皆以20-29歲和30-39歲族群的表現最突出,且40歲世代的付費參與者有最高的消費力。在在都顯示,文化幣即便作為刺激市場消費的功能,應以20-40歲的族群為發放標的,而不是現行的20歲以下族群。
文化部在以成年禮金做為協助出版業者的解方之際,重中之重應該是思考如何快速的將6年萎縮180億產值的出版市場中重新振興,除此之外,行政單位更應該集中火力,協助出版業者進行轉型升級與定位,才能有效協助業者因應衝擊。反思文化幣被濫用的新聞,比起取巧得利的業者、投機買拍立得、化妝品的民眾,事實上大眾更在意文化部編列近20億的納稅錢是否被錯誤使用。畢竟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不僅勞民傷財,浪費人民納稅錢,更恐造成產業發展無法彌補的缺失,別讓錯誤政策成為壓垮本土出版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作者為剛滿30歲的年輕人,對時事充滿疑問與理解,希望用易懂的語句,連結時代間微小的對話,並且希望世界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