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翰觀點:缺工、轉型陣痛、深陷經濟泥淖

2024-02-09 07:10

? 人氣

作者認為,面對2020年代疫情與地緣衝突的衝擊,德國當前在經濟方面的表現與過往大相逕庭。(AP)

作者認為,面對2020年代疫情與地緣衝突的衝擊,德國當前在經濟方面的表現與過往大相逕庭。(AP)

德國現狀:被細線釘住動彈不得的「格列佛」

疫情、地緣衝突、嚴重通膨、缺工、轉型困境……過去10年獨領風騷的「德國模式」開始失靈,德國現狀就像《格列佛遊記》裡被小人國的兵士用眾多細線釘得動彈不得的主人翁。「歐洲病夫」的窘境該如何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近期以來,被稱作歐盟經濟發動機的德國經濟不斷拉起警報。自2022年疫情解除、烏俄戰爭導致的能源價格高漲趨於緩解後,德國的景氣卻遲遲未見復甦跡象。在歐美工業國家經濟都開始止跌反彈的同時,德國則始終深陷經濟停滯的窘境:2023年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始終沒有隨著國內消費復甦、國際貿易恢復常軌的情況而由負轉正,第2季與第3季分別繳出了負0.2%與負0.3%的成績單,難堪地位列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末段班。

面對2020年代疫情與地緣衝突的衝擊,德國當前的表現顯然與過往大相逕庭。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2010年初伴隨而來的歐債危機,德國經濟從危機中復甦的力道曾經驚豔全球,甚至還接著迎來德國經濟所謂的「黃金10年」,成長加速、消費增加、失業率降至歷史新低,種種表現在歐盟區都是當之無愧的一枝獨秀。

面臨「去工業化風險」?

然而,這樣的經濟動能卻在進入2020年後戛然而止。即使撇開過去3年疫情與地緣衝突的外部影響,眼下德國產業的氣氛早已失去以往的樂觀。科隆德意志經濟研究院(IW Köln)指出,產業界已罕見地連續2年呈現明顯的信心不足。

該智庫於2023年12月底公布針對國內47個領域之產業聯盟的問卷調查顯示,其中23個領域都預期2024年將面臨業務衰退,15個領域則預期停滯,預期成長的僅有9個領域。與此相應地,有22個領域的產業聯盟都預期將縮減投資。

如今產業界已意識到,過去10年獨領風騷的「德國模式」開始失靈,各界紛紛熱議,德國可能面臨的「去工業化(Deindrustrialisierung)風險。

根據智庫專家們的主流見解,德國經濟前景如此驟變,並非出於單一原因,而是許多不同內外因素連鎖反應的結果。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IfW Kiel)的研究主任庫斯(Stefan Kooths)比喻,德國現狀就像《格列佛遊記》裡被小人國的兵士用眾多細線釘得動彈不得的主人翁。

遭遇結構性轉型衝擊

除了疫情期間航運阻塞、地緣衝突導致嚴重通膨等外部因素,德國本身的基建投資不足、科層行政繁雜冗長、數位化轉型落後、科技新創不如美中韓等競爭對手以及勞動力短缺等因素,彼此形成了連鎖反應,讓「德國作為生產基地」(Standort Deutschland)的金字招牌蒙上了沉重陰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