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導致「去工業化」風險的種種不利因素,其所形成的連鎖反應表面上看似偶然,但實際上卻也反映了德國經濟正在遭遇結構性轉型的衝擊。
至今以來「德國模式」的成功秘訣,在於高度仰賴全球化產業鏈分工。在貨暢其流、易於取得廉價能源與原物料的全球經濟交通網裡,中國在幕前扮演著「世界工廠」,而德國則在幕後扮演著所謂的「隱形冠軍」,供應著讓世界工廠運轉的生產設施。德國與中國一表一裡,形成所謂「Chermary」(即「China加上Germany」)的經濟運作,讓德國與其他先進經濟體的同儕相較,維持著罕見的高度製造業占比,也造就了「德國作為生產基地」,以及德國社會對製造業的自豪。
「德國模式」被解構
然而,如今在地緣對立所引發的「逆全球化」潮流下,上述模式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經濟停滯與所謂「去工業化」效應,其實正反映著原本以製造業為重之「德國模式」被解構的過程。
「德國模式」的解構與「德國作為生產基地」的失落,鮮明地反映在一組令人費解的弔詭現象上:景氣疲軟、失業率不斷攀升的同時,許多產業領域卻依然苦於嚴重的人力荒,進而讓業務雪上加霜——「失業」與「缺工」這一對理論上矛盾的概念,成了德國經濟的現實窘境。
勞動力短缺是早已步入高齡化的德國社會長期以來的問題,但此一情況在近幾年來轉趨嚴重。慕尼黑經濟研究院(ifo Institut München)於2023年下半針對超過9,000家企業所做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有43.1%的企業都面臨專業人力短缺的問題。其中,如建築領域甚至超過三分之二遭遇人才荒,而加工領域的缺工情況則達到35%的歷史新高點。
另外,再根據德國經濟部統計,各產業中尤以所謂「MINT」領域(即數學Mathematik、資訊Informatik、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科技Technik)缺乏專業人力的情況最引人矚目。在這些關鍵科技產業領域中,超過一半的企業都遭遇了職位開缺無人可補的風險。
以對能源轉型與整體產業升級都至關重要的光電領域為例,自2019年以來缺工的情況即翻了2倍,至2023年底已高達5萬個專業崗位都招聘不到人。
另一個顯眼的例子即是半導體產業。2023年年中,德國政府大手筆砸入上百億歐元,補助英特爾與台積電至德國薩克森邦(Sachsen)設廠,隨後雖然一度遭遇預算卡關等波折,但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德國能提供的專業人才嚴重不足。依照IW Köln的估算,2022年中到2023年中的這段期間,德國現有半導體產業缺人的崗位即達82,4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