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最近引起民眾關注的慰安婦事件,日本右翼敢公然踹銅像,這個「只敢欺台,不敢欺韓」的現象,蔣介石也有責任,因為在中華民國遷台後,老蔣是抱著日本一起反共的,以致緊密的台日關係,遮蔽了許多日本殖民台灣的黑歷史。
國民黨在台南樹立了銅像,其他藍營執政縣市與執政首長卻閉口不談,國民黨立場究竟是什麼?台日關係難道不必檢討嗎?安倍政府能與日本右翼勢力切割嗎?慰安婦歷史只是一週新聞嗎?只有丁守中宣布當選後要在總統府前設銅像,朱立倫你的態度是什麼?侯友宜,盧秀燕,韓國瑜,你們的態度又是什麼?
做事做一半,永遠虎頭蛇尾,所以民進黨就算作惡多端,還東窗事發,照樣不怕你國民黨回鍋。
台灣現在的悲哀是,任何重大社會議題,若沒有放在選舉的軌道上運行,就成不了事。不過,我們也不必排斥政黨為選舉造勢而做的好事,打東廠,設銅像,國民黨要做就做到底,不要一直嗚咽立委太少,錢又不夠,這些都不是理由,重點是你有沒有周旋到底的決心,不惜選輸也要幹。
政黨形象是一點一滴的累積,不能只是乾等小鮮肉成了氣候,再解救萬民。
蔣介石的銅像確實太多,根本沒有必要一一維護,但是撤除銅像的事,國民黨要自己做,以作為自我促轉的一環,不要只會在民進黨動手的時候一味指責對方破壞社會和諧。撤蔣銅像,溶成一具高大的慰安婦銅像,國民黨可以彰顯完全不同的新價值,擺脫自己的老朽。
套句葉俊榮的話吧,國民黨對民眾,要做「有溫度的溝通」,葉裡藏花雖是騙局,但這概念國民黨要懂得運用,要存好心,做好事。我想不出還有什麼議題,比集中資源關注慰安婦更有溫度的。只是,國民黨有這智商與膽識嗎?
台獨當權者的「文化去中」,毫無正當性,合理性與可能性,國民黨為了自我標榜本土,其實也一直在心態上「去中」,所以指責台獨去中,毫無說服力。重點是,無論怎麼奮力本土,怎麼表統實獨,也都是二手,民眾不買中古貨。
國民黨原本成立了一個中華文化總會,能彰顯台灣社會裡中華文化的根,但是民進黨查抄此會的帶路人是誰?是你們國民黨的王金平。你們自己高層帶頭刨掉自己的根,還有藍委馬屁拍好拍滿,說王是國民黨的寶,而王金平還能臉不紅氣不喘地宣揚什麼「漢魂台魄」,這種黨不算爛泥,什麼才算?
搞半天,國民黨內部的促轉,完全是走民進黨路線嗎?那現在被東廠加碼整肅,是不是剛好而已?
明明名為中國國民黨,不敢碰「中國」,又不敢改為台灣國民黨,養著一批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中常委,鬥的還都是堅持「中國」兩個字的洪秀柱人馬,或許要這樣的矛盾政黨自我促轉,是太苛求了點。藍營支持選民恨鐵不成鋼到了頭,也只剩下好奇,被民進黨凌虐到最後的國民黨,會演化成什麼四不像?
蔣介石是最好的題材,能讓國民黨浴火重生,因為民進黨對老蔣的批判既幼稚又漏洞百出,要翻轉民眾對蔣的認知,一點都不難。將歷史文件裡的蔣介石,活生生抽出來,只要心態是真誠的反省,做法是嚴謹的系統性論述,宣傳方式既不護短,又不刻意詆毀,蔣的一身風霜,可以很有啟發性,也可賦予現代意義。
讓台獨那些功利性的批判,成為陳年老梗,才是真正的促轉。
國民黨這個百年老黨無論在大陸或台灣,犯過大錯,給了人民苦難,也立過功德,給了人民希望。雖然現在蓋棺論定,仍嫌過早,但國民黨自己應該跨出破舊立新的第一步。只想將歷史蓋住,要求社會往前看,國民黨將一直住在加護病房,那還不如讓民進黨捏死痛快。
民進黨只對鬥臭老國民黨內行,所以其轉型論述皆屬淺薄與偏狹。國民黨要若讓自己與社會朝向正面而有深度的轉型,就要學習往後看,面對真實,無懼難堪,唯有如此,在往前看時,才會有全新的景觀。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