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燃煤電廠》環評通過半年,攻防戰到底吵什麼?帶你回顧深澳議題4大爭議

2018-09-22 10:10

? 人氣

直到上周,綠色和平與學界聯手,深澳燃煤電廠擴建案終於有了首份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據台電環差報告所示,變更後的深澳電廠開始運轉後,每年將產生1438公噸硫氧化物、1034公噸氮氧化物、以及268噸的粒狀污染物,污染濃度也比新設燃煤電廠的排放標準更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變更後的深澳電廠開始運轉前後污染量比較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利用台電的數據作為基礎,模擬各縣市的PM2.5增量。發現深澳電廠營運後,北部從宜蘭到新竹,除了台北市年平均增量0.16 ug/m3以外,其他縣市都增加0.2 ug/m3以上。越往南影響越小,以台東縣的0.004 ug/m3最輕微。

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先和,用缺血性心臟病、中風、肺癌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當作指標,推估結果顯示,深澳電廠從2025年營運到2040年為止,15年間將導致全台576人因PM2.5罹患上述4種疾病而死亡,且其中145人無法活過70歲。

台大副教授林先和,出席20180911-綠色和平「不可承受之重—深澳燃煤電廠健康衝擊評估」記者會,並說明電廠產生空污累積之歸因死亡人數推估。(陳明仁攝)
台大流病與預醫所副教授林先和,用缺血性心臟病、中風、肺癌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當作指標,推估結果顯示,深澳電廠從2025年營運到2040年為止,15年間將導致全台576人因PM2.5罹患上述4種疾病而死亡,且其中145人無法活過70歲。(資料照,陳明仁攝)

本島19縣市裡,新北市累積198人,因深澳電廠建成後、長期暴露在PM2.5之下而死亡,高居第一;其次是台北市90人,第三名的桃園市則佔79人,光這3個縣市的累積死亡人數總和便超過死亡總數的一半。

爭議三:海洋生態保育

10年前,台電曾言番仔澳灣沒有生態,如今當地資深潛水教練王銘祥,卻在深澳漁港附近、象鼻岩海域中發現10個籃球場大的珊瑚群。暱稱活塞教練的王銘祥,多次在抗議場合憤憤不平地強調,那些珊瑚都是天然的,直批「還沒有完全摸透就有這麼多珊瑚群,台電委託的生態調查究竟在做什麼?」

20180709-「反深澳燃煤電廠自救會」提起訴願記者會,圖為當地潛水教練拍攝的珊瑚影像。(甘岱民攝)
暱稱活塞教練的王銘祥(左1),多次在抗議場合憤憤不平地強調,那些珊瑚都是天然的,直批「還沒有完全摸透就有這麼多珊瑚群,台電委託的生態調查究竟在做什麼?」(資料照,甘岱民攝)

深澳燃煤電廠的海域設施,包含在瑞芳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內,興建長度超過500公尺的防波堤,而整個深澳灣和部分瑞芳保育區,都涵蓋在深澳電廠港區範圍內。5月9日環評大會通過經濟部的報告,使深澳電廠環評正式生效,同時要求台電在興建防坡堤前,須針對海洋生態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不過,對於這樣亡羊補牢似的決議,隔日新北市農業局直接發布新聞稿,表明「不能認同通過環差再來補做調查報告的做法」,指台電在審查過程屢屢避重就輕,從未詳盡調查設置防坡堤會對漁業資源、深澳灣的生態、港灣內的漂砂和淤積產生什麼影響。

爭議四:深澳燃煤電廠的必要性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在5月9日的環評大會上,說明政府預估台灣在2026年的尖峰負載約為4093萬瓩,倘若深澳電廠未能如期完工,2025、2026年的備用容量率將分別降為14.9%、13%;加之台灣有高達98%的能源仰賴進口,為了兼顧能源多元、分散供應風險和穩定供電,深澳電廠確實有興建的必要。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陳明仁攝)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為了兼顧能源多元、分散供應風險和穩定供電,深澳電廠確實有興建的必要。(資料照,陳明仁攝)

當時數名環評委員都對能源局的說法不買單,質疑從能源局的資料來看,仍舊看不出興建深澳電廠在能源政策上的必要性,但最終經閉門會議討論後,大會還是予以通過。

對此,綠色和平能源主任張凱婷形容,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政府若執意興建一座高污染、非必要的燃煤電廠,就是在能源轉型的路上開倒車。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出席20180911-綠色和平「不可承受之重—深澳燃煤電廠健康衝擊評估」記者會。(陳明仁攝)
綠色和平能源主任張凱婷形容,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政府若執意興建一座高污染、非必要的燃煤電廠,就是在能源轉型的路上開倒車。(資料照,陳明仁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羿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