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當選人賴清德2017年任行政院長時推動雙語政策,如今雙語教育在22縣市校園遍地開花。《親子天下》今(17)日發表最新獨家調查結果,在全台3362所公立國中小中,有2011校已實施雙語課程,約占總校數6成。此外,9縣市因應校數激增,還催生雙語公校「分級制度」。
雙語政策8年編列逾百億元預算,上路以來倍受親、師、生高度關注。而在第一線推動政策的教育局處,如何看待和評價雙語教育成效?《親子天下》去(2023)年底發放問卷至全台各局處,獨家調查公立國中小實施雙語課程現況,並歸納以下3大發現。
發現1:全台公立雙語國中小達6成,9縣市推動分級制
調查發現,全台實施雙語課程的公立國中小校數,從2020年的328校,一路倍數成長到今(2024)年的2011校,占比已達6成。按縣市分,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已實現「校校有雙語」,無論國中或國小階段,雙語公校數占比皆為100%。
不過,各縣市判定一校實施雙語與否的標準不一。高達18縣市認定雙語學校的標準是「補助到位」,亦即「獲中央或縣市政府雙語相關計畫補助」的學校,就是雙語公校,有些則認為「校內有外籍教師」就是雙語公校。
此外,22縣市中,9縣市教育局處還為遽增的雙語公校數,由上而下規劃「分級制度」,如將學校實施雙語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分為A、B、C或初、中、高三級。
各縣市分級方式也不一致。最多縣市按雙語授課時數占比區隔,如基隆市規劃,實施時數達總上課時數九分之一,列「雙語啟航學校」,達六分之一列「雙語遠航學校」,達三分之一則屬「雙語領航學校」。
又如新竹市將「在任何領域實施雙語課程,且每年至少辦一次全校性雙語活動」的學校,認定為最基礎的「雙語揚帆學校」。若一校有在課堂上實施雙語教學,或參與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實施計畫」,則可按實施程度,由初階到高階依序成為「雙語啟航學校」、「雙語掌舵學校」、「雙語領航學校」。
發現2:2024年各縣市都盼持續強化雙語教育質量
展望2024年,全台22縣市都承諾持續落實雙語教育。部分縣市喊出「校校有雙語」、「區區有雙語」或「校校有外師」等願景,期待持續提升雙語公校數。
另隨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解封、教育部去年推動為期4年的「中小學國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等因素,從台北市、屏東縣,到離島的金門縣,不約而同強調,今年要致力結合雙語教育與國際教育,讓學生在與外國學生交流過程中,自然又自在地說英語。
有縣市則聚焦教師增能,並意識到團隊戰的重要性,今年培訓策略從提供研習,變成鼓勵校內成立教師社群,透過跨科共同備課、相互支持等方式提升雙語教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