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美國共和黨的大老,他當過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校長、國防部長,現在統領270萬青少年成員(7歲到21歲)、100萬成年志工的美國男童軍(Boy Scouts of America,BSA)。他在21日做出一項挑戰美國男童軍105年歷史的重大宣示:美國男童軍必須解除出櫃男同性戀者不得擔任童軍服務員(adult leader)的禁令。
現年71歲的BSA總會會長蓋茨(Robert Gates)在亞特蘭大舉行的年度全國代表大會上說:「我們現行的遴選成員標準已經難以為繼……世界的變化或許未必如我們所願,我們必須接受。」他提到美國的同志平權運動風起雲湧(同性婚姻合法化是最顯著的例子),BSA無法自外於大勢所趨,近年有地方分會主動出擊,接納男同志服務員,總會政策如果再不與時俱進,遲早會被一狀告進法院,遲早要在敗訴的羞辱中被迫改弦易轍。
蓋茨說:「我們絕對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頭埋進沙堆,一廂情願以為這項挑戰會消失或削弱。事態顯示正好相反……我們可以採取主動,也可以被迫行動,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選擇,我們恐怕都沒有太多時間。」
一個純男性或者絕部分成員為男性的團體,要如何面對男同性戀者,是一概拒絕?條件篩選?還是完全開放?美國男童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案例。
與台灣以及許多國家的童軍運動不同,美國男童軍運動及組織的保守色彩特別鮮明,與基督教會(包括摩門教)的關係非常密切,其入會誓言明訂成員必須奉行「對上帝的職責」(duty to God),對非基督教徒、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agnostics)都敬謝不敏。
對於同性戀者,BSA一直到去年1月才透過投票改變政策,開始接納青少年同志加入各級童軍,但是成年服務員仍然嚴格排除同志。BSA的地方分會有70%要倚賴教會資助,羅馬天主教神父性侵男童的醜聞風暴遲遲無法平息,許多家長對於「男同志擔任男童軍夏令營主任」這樣的場景渾身不自在,禁令的維持看似理所當然。
蓋茨在去年5月接掌BSA,當時他承諾他在2年任期內不會碰觸同性戀政策,讓爭議過後的BSA修養生息。然而計劃顯然趕不上變化,同志平權在美國已經是社會共識,個人與運動團體透過法律訴訟爭取應有權利屢戰屢勝,聯邦最高法院(US Supreme Court)今年夏天將對同性婚姻合法化(已經在2/3的州實現)做出歷史性判決,再保守的勢力都無法否認一項事實:和種族歧視一樣,性取向歧視永遠存在,但是會從法律、法規、體制的層面消失。
蓋茨自己在五角大廈的經歷也讓他感受特別深刻。1994年柯林頓總統任內,美軍針對同性戀議題開始實施「不問不說」(Don't ask, don't tell,DADT):軍隊不會問你是不是(男女)同志,但是身為同志(包括雙性戀)的你也不得表白(出櫃)。這項政策與BSA現今的政策異曲同工,看似相安無事,其實仍屬歧視。在蓋茨的國防部長任內(2006─2011),反DADT聲浪高漲,他也順應民意與法庭相關判決,帶領軍方做好轉型準備工作。2011年9月20日,DADT走入歷史。
當然,以美國男童軍與基督教會盤根錯節的關係,要真正對男同志敞開大門、真正做到同志平權,還有許多阻力等待克服,許多內部對話必須進行。蓋茨宣示之後,來自教會的反彈力量立刻湧現;也有人擔心,美國男童軍的成員人數本來就逐年萎縮,新政策會讓召募工作更加困難(樂觀者相信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但是無論如何,彩虹旗已經插上德州厄汶(Irving)的BSA總部大樓,象徵意義與實質意義同樣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