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敗選檢討的特別之處在於,綠藍炮口一致檢討民眾黨,這某種程度是轉移焦點、迴避選舉不利的真正關鍵(民進黨尤其是如此),當然,真正的問題是,民眾黨的出現及存在,對台灣政治或廣義的政治社會,究竟有什麼影響?這也許是媒體連篇累牘報導民眾黨各種內鬥八卦傳聞之餘才真正該思考的問題。
總統大選結果呈現的確實是三足鼎立,這是三角督緊繃所造成的,可以說,由於總統選舉激情競逐下,民進黨併掉所謂的泛綠、國民黨併了所謂的泛藍,民眾黨則擠壓了時代力量等小新興小黨;即使如此,民眾黨仍不被視為是既存勢力,常要面臨藍綠陣營的「看衰」,這不是因為民眾黨是三足鼎立中比較小的第三邊,真正的關鍵在於台灣的立委選制不利小黨,這次因為柯文哲的旋風拿下2成2的政黨票,但無法反映在立委席次上(不分區只佔所有立委席次的3成),長期就可能會影響支持者的投票意願。
試看,這兩年在德國異軍突起的另類選擇黨,在聯邦議會選舉時拿下比民眾黨略多的2成4選票,就已帶來德國政壇恐慌,依照德國的單一選區聯立制,2成多的選票有可能左右未來內閣組成,德國政壇無人敢小看另類選擇黨;台灣完全不同,民進黨團大老級的柯建銘,卻是刻意矮化民眾黨來壯綠營的膽,因為只要選制不變,時間就站在既成勢力的兩大黨這一邊,選個幾次民眾黨就自動泡沫化。
這如果是柯建銘的期待,他可能大失所望了,因為只要民進黨不思改進,民眾黨就有繼續壯大的空間。
再拿德國另類選擇黨相比,除了同樣是兩大勢力外的新興勢力外,民眾黨與德國另類選擇黨在意識形態上毫無相似之處,另類選擇黨不但是極右翼,而且還是納粹支持者,還主張將移民驅逐出德國,該黨興起才會引發德國有識之士憂慮,過去選票1成多時從未成為兩大政黨聯合政府的對象,沒想到另類選擇黨愈選愈好,已是德國主流政黨難以排除的一股勢力;相反的,民眾黨支持者多數是統獨光譜的中間地帶,他們最在乎的是執政者清廉勤政及資源的公平分配,換句話說,民眾黨選民不會像德國的另類選擇黨,成為反體制或反民主的民粹力量,但這對民眾黨並不是好消息,表面上該黨沒有統獨包袱,但也因此難有意識形態的鐵桿支持者,只要兩大黨開始走向改革之路,就有可能爭取到民眾黨的支持者。
換句話說,這次的選舉結果讓民眾黨在國會掌握關鍵力量,但能不能算是和第一、第二有別、可以分庭抗禮的第三勢力,在政黨的理念和思想上,未來仍要面臨很大的考驗。
當然這是長期要憂慮的事,現階段民眾黨已經在改變台灣的國會文化和政壇風氣了,這樣的改變並不是立院院長龍頭爭奪戰,也不是靠國民黨禮讓一席召委,即使國會改革法案都尚正式提出、遑論運作,民眾黨已經在改變國會的風氣了。最明顯的例子是政治的透明,立法院直播朝野協商是前二屆立法院就有的,但一直到這次才受到公眾及輿論的重視,更關鍵的是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堅持反對密室協商及交換,他譏諷柯建銘「喬事」的時代過去了;當所有的議事協商都在鎂光燈下,這是現代版的「環形監獄」,不只柯建銘、傅崑萁,黃國昌等民眾黨也要受到同等的檢視,立法院不靠喬能夠成事嗎?國會議員敢在鎂光燈下做出得罪選民的決定嗎?但無論如何,這已是一種國會議員要戰戰競競、犯錯空間很小的國會文化了。
其次,民眾黨8位立委的存在,對國民黨立委(尤其是新科立委)帶來無形的壓力,過去綠藍兩極對抗,無形壓縮個別立委的表現空間,當議場只看到徐巧芯和黃捷互嗆,還有誰會在乎個別立委的問政表現;現在,當民眾黨幾位立委在質詢台上各領風騷時,國民黨戰將也不會甘心成為議場「打手」,兩黨立委無形的競爭,有望還國會本色,這裡是問政監督之處,不是打架的地方。這是最好的良性競爭。
至於民進黨,他們現在也許嘴巴不承認過去執政時濫權酬庸不得民心之處,但他們也有要心理準備,好日子過完了,因為這個監督的「環形監獄」更適用民進黨,未來他們每一個人事的提名任命,從內閣、獨立機關提名、甚至過去很「美味」的6千名國營事業酬庸名單,將來都受到嚴格的檢視,這些基本的改革做不到,喊再多口號、再如何大撒幣也不見得能拉回年輕人的心!